罗龙文再次回到床边,慢慢的坐了下来。
首先,这是一场较量。
眼前就是较量的开始。
“这位大人,朝廷有规制,审问朝廷命官,审问之人应着官服,报官名……”。
“呵呵,朝廷有规制,要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不得贪墨……,为何有些人,就是不听呢?”。
“看来,这位大人,与罗某是有些私人恩怨,或者说,是受某人的授意,对罗某逼供来了”。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妨告诉你,于公于私,我都要活剐了你”。
咳咳,罗龙文脑中一黑,如同晴天一道雷电,晃了一双眼睛。
……
才开始的较量,显然,他已居于下方:连对方是谁,都没弄清楚,谈何知己知彼?
“人身在世,做人做事,难免有得罪人的事情要发生,不知与这位大人,有何私人恩怨”。
罗龙文勉强恢复了些神情:“若论公事,这位大人所说的通倭、贪墨之事,罗某人确实不解,至于说做严家的鹰犬,那也要与严阁老、小阁老当面对峙之后,再下结论”。
泥鳅就是泥鳅,再老,还是泥鳅。
狐狸还是狐狸,掉进陷阱,还是会摇尾巴。
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罗龙文跟随严士蕃多年,知晓的事情不少,参与过的事儿,亦不在少数,若能层层剥开这层皮,定可以扳倒严士蕃。
严士蕃翻船,严嵩还会远吗?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夜深了,仲逸决定给罗龙文提提神。
“通倭之事,是你在严士蕃的府上亲口说的,还有一封书信,到时,本官自会交给朝廷。贪墨的金银嘛,比如说替人走门路,比如说开个当铺、药铺之类的……”。
仲逸望望门外,缓缓上前几步:“还有,很多年前,在直隶保定府蠡县,有个叫陆家庄的地方……”。
罗龙文脸上一阵青来一阵白,那种难受的感觉,简直让他怀疑人生。
“时间来得及,慢慢想吧,不要着急自寻死路,家中老小大多还是无辜的……”。
“门外是锦衣卫的人,严士蕃曾陷害过一个叫沈炼的锦衣卫经历,他们,会好好照顾你的”。
……
屋门再次被关上,添加的新灯被撤下,屋内又陷入安静之中。
除了那偶尔一阵急促的‘咳咳’声……
茶余饭后,再闲聊一会儿,该回家的大多已回家,街上行人渐渐少了起来。
除那些只有晚上才热闹起来的地方,大多人家的窗户上已是一片月色。
夜有些深了。
秋之夜,夜风来袭,难免丝丝凉意。
除各个方位的暗哨外,锦衣卫的人大多喝的差不多了。
身为千户的石成,与仲逸对饮一番后,自己又勉强加了几碗,总算是尽兴了。
此刻,他已倒在二楼那间单独的房间中,呼呼大睡了。
“默大哥,你先歇息,我还有些事要处理”。
仲逸见程默端着一个木盆,上面冒着阵阵热气。
程默微微打个哈欠,嘴里却振振有词道:‘仲大人不歇息,我也不歇息,反正现在精神的很’。
无奈的摇摇头,仲逸从桌上取来一张图纸递给他:“这是倭寇用的倭刀、战船,你好好合计合计,争取弄出一套比他们更厉害的来”。
“好,这个好,总算有事可做”,程默若获至宝:“仲大人有事尽管忙,我今晚不歇了”。
……
“仲大人,这边请”。
一楼走道中,灯光有些昏暗,两名锦衣卫校尉左右站立。
见仲逸走了过来,其中一人做出一个请的姿势:“我们千户大人说了,仲大人可随意进出,我们在外边守着便是”。
“为这里添几盏灯,连同房间中,可好?”。
仲逸顿顿神,环视左右,不由感觉一阵凉意,他微微笑道:“我这人,怕黑……,文人嘛……”。
一名锦衣卫总旗单手一挥,几盏亮灯立刻出现在众人面前。
“啪”,一声清脆的关门声,仲逸正面对着墙上一副字画。
屋中顿时安静下来,静的有些可怕。
明亮的灯光下,一个略带颤抖的身影缓缓坐了起来,披上一件衣服,揉揉有些模糊的双眼,眼前却是一个背影。
看来,这觉是睡不成了。
“这位大人,晚饭已用过,罗某正准备歇息,这是……,有什么事儿吗?”。
罗龙文也算久经江湖之人,被传唤,他不惧,被关押起来,他同样也不惧。
不过,被锦衣卫传唤,由北镇抚司的人带到京城外,还是远在东南。
这个老头,确实有些慌了。
沉默不语,那个背影依旧在盯着那副字画,一副很简单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