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南北而行(下)

大明略 南宫草堂 4683 字 2024-04-21

刑部侍郎向这位张姓的御史笑道:“要不?咱们就去榆林府衙门走一趟?”。

“现在,连徐阁老和袁尚书都点头了,我们自然是要去的,毕竟都是为朝廷的差事嘛”。

张御史同样打趣道:“况且,有王侍郎陪着,还有什么不敢的?”。

哈哈哈……

或许,在罗英看来,这两位三品大员对他‘客气’的不行,无论态度、言语,简直太给面子了。

只是一个恰当的时间点,遇到一件恰当的事儿而已,在这二人看来:办好此事,在徐阶面前有个交代,才是他们最关切的。

对你有好处,对我也有好处,至少没有坏处。这样双赢的局面,望望是可遇而不可求。

“都听着,改道,向北而行”,一名中年男子对属下大喊一声,钦差仪仗便掉头而行。

不过,照这样的速度,也得明日午后,才能到榆林知府衙门。

…………

知府衙门北行数里那块空地上,仲逸与李序南与前来‘搭救’的程默,总算是遇到一起。

三人,连同胯下马儿,简直要累坏了。

“仲大人,李大人,你们说,罗英兄弟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程默再次环视四周,确定阿虎他们没有跟来,这才开口说道:“我算这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不说还好,如此一说,仲逸越发有些懊悔起来:“此去南边,单趟就是百余里,来回二百余里,又是急速前行,若非特殊马种,或经严格训练外,一般马匹恐无法完成”。

即便罗英现在能赶回来,从马匹的外形反应来看,也能推断出他走的路程有多远。

李序南则不这样认为:“仲老弟不必担心,罗英这小子平日里机灵的很,况且,两位钦差那边早就知道此事,这点小事还是能应付的”。

连一向以书生气著称的李序南,都这样淡定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看来,当仲逸在三边镇时,李序南与樊文予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既然如此,我们就再玩一会捉迷藏”。

仲逸起身而立,上前拉李序南一把:“为了给罗英争取时间,咱们二人就再让程默找一会儿,否则阿虎他们该有意见了”。

哈哈哈……

茫茫山野,要躲一个人容易,可要找一个人,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更何况,是驾驭一匹受惊的马儿呢。

…………

“仲大人、李大人,你们在哪里……”。

毫无意外,良久之后,最先遇到一起的,自然是罗英、程默,还有阿虎两兄弟。

坡度不高,一座矮山后,两个疲惫的身影缓缓走了出来,走近再看,他们二人身上竟沾满干草叶、泥土。

不用说,他们便是翰林院六品侍读,知府衙门五品同知。

“二位大人无甚大碍,小的就放心了”。

阿虎急忙上前,为二人拍土祛尘,确定两位大人并未受伤,只是受了些惊吓,这才松口气。

“启禀二位大人,现在距离晚饭还有些时间,我们是否还要去柳谷村?”。

阿虎面露难色道:“今日之事,或许是一个意外,尤其马儿在发情期,或吃了地里什么脏东西,也是会受惊的,还请二位大人在知府大人面前……”。

如此一说,仲逸顿时明白其中之意:阿虎不愿向知府康祺面前提起此事,若能匆匆去趟柳谷村,即便走马观花,只要能按时赶回来,他同样可以交差。

“当然要去了,不就三十里的路程吗?随便看看,晚饭前定能回到知府衙门”。

仲逸有些‘吃力’的爬上马背,众人纷纷上马。

还说什么呢,走吧……

“预备,开始……”。

城外向北数里的空地一侧,罗英大喊一声,六人六骑,顷刻而出,向前直奔而去。

毫无意外,阿虎兄弟骑术最佳。罗英、程默次之,仲逸与李序南最后。

很明显,这是各人身份使然,与真正的骑术无关。只有这样的结果才符合常理:阿虎二人经常外出办差,又负责各位大人安危,骑术自然要高些。

若抛开这一层,莫说六人,就是六百人同时参与赛马,他也可轻松拔头筹。

当年在义中村向田二叔学骑术时,仲逸还不到八岁的年纪。后来到了凌云山,后山的跑马道上,更是经常有他们师兄妹三人的身影。

“虎哥,咱们这是稳拿第一了,看看仲大人到底有什么重赏?”。

说话的功夫,阿虎等二人已远远驰出。

这时,阿虎再次向马背重重甩了一鞭,尽管稳操胜券,但他却要快上加快,不是为了重赏,他只希望仲逸尽快结束赛马,早点向北而行。

只有尽快去柳谷村,才能算办完差事,如此,也能完成知府康祺提前嘱咐的:晚饭前,必须要返回知府衙门。

现在看来,这几乎没有什么疑问:看这场赛马的结果,毫无意外,仲逸与李序南,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就这骑术,还来赛马?”。

阿虎一脸轻松,心中却暗暗盘算道:你们都输了,也就不会说什么,还是乖乖去柳谷村吧。

这时,阿虎胯下马儿一声嘶鸣,突然驻足而立,由于用力过猛,一双前蹄深深陷入泥土,几乎卧倒,稍作调整之后,却又后蹄下陷,前蹄腾空而起。

他身后随从欲前去搭救,却几乎在同时,他胯下的马儿似乎也受了惊吓,顿时偏离方向、渐渐失去控制。

眼见前面两匹马要掉头,似乎朝南而去,程默与罗英对视一眼,立刻上前“搭救”:罗英直奔阿虎而去,程默则靠近另一人。

在他们二人交叉‘掩护’下,阿虎与他随从的坐骑,如同发疯一般,盘旋片刻,而后拼命向北奔去。

才行数里,二人渐渐偏离,向东西方向各自散开。

仲逸与李序南被远远甩在后面,他们二人倒是能并排而行,只是向西北方向奔去。

此时,程默已向东北方向驰去,速度太快,他不得不紧紧抓住缰绳,以防随时被甩下来。

一直居中的罗英却朝南而去,而向南的道路平坦宽敞,他的马速同样飞快,才片刻的功夫,便没了踪影。

看样子,这是六人的坐骑,是同时受了什么惊吓,才会狂奔乱跳、失去控制。

在阿虎、程默等看来,除了自身安危外,还要尽快找到仲逸与李序南,保护这两位文官,才是他们的任务所在。

只是这茫茫山野,各人朝不同方向而去,要找到,谈何容易?

看来,去柳谷村的计划是完不成了,能在晚饭前,找到二位大人就不错了。

当然,对罗英来说,这些,都不是他要操心的。

其他人皆朝西北、东北,甚至正北方向而去,唯独罗英一人南下,这绝非偶然。

早在义中村时,养马人田二叔就曾说过:马儿喜欢吃什么东西,最讨厌什么等等,仲逸早就铭记在心。

如今,有罗英、程默的配合,让几匹马受点惊吓,朝不同方向而去,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

一路南下百余里,罗英终于看到前面一队人马缓缓行走在山道上,各种旗帜飘扬,隐约可见一个个大字。

“何人如此大胆?敢拦截钦差仪仗?”。

罗英才绕到人群前,立刻就有人迎了上来,厉声喝道:“拿下”。

这架势、这气魄,才是真正的钦差规制。

“慢着,百姓拦截钦差仪仗,或许真有什么冤情,带过来,本官要问话”。

为首的刑部侍郎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对视一眼,吩咐各自属下向后退去,罗英则被带了上来。

“启禀青天大老爷,小的有冤情,天大的冤情”。

罗英使劲挣脱两名差役控制,向前拜道:“见过二位大人,大人要为我们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