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大赦

当中有一个十文径园地区,它上面铺着红毯,它的四周着三尺高的短栏,栏外便是走道,走道上方则有六排木凳。此六排木凳不但逐诽加高,而且凳面甚深,坐在后面一排的人绝对不会被前排的人挡住视线。

他本来是想挣脱的,但心里泛起一种无限舒适的感觉,阻止了他的行动,像一个久别家园的孩子,在外面受尽风霜之苦,突然投进慈母的怀抱一样,使白墨临陶然如醉,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才好。

他现在所看到的,只有一张美丽娇好的面庞,所想到的,是需要她,他的双手,也本能有力的将半扑在他胸上的玲珑胴体抱起来。

谢志强还待有所言,忽觉胸前微凉,连忙低头一看,不禁大惊失色。原来他胸前的道袍上,已被人交叉地划了一个十字,各长尺许,只是未曾伤肤及肌而已。

并肩而坐,她的螓首,几乎已枕在他的肩上,柔长的秀发,垂散在他的胸前,那阵由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阵阵芬芳,扑面袭鼻,使他惊得不自觉的企图将手撤回去。

却见对面那个少年忽闭了下眼,长长的睫毛轻轻一颤,像一道闸门忽然关住了眼中所有的神色,刷着浸进门来的雨意。灯光很昏,他脸上的神情隐藏难见。

白墨临郑重的道:“这是因为他们把他们的女王视为神明一样,普通人见了他们的女王头也不敢抬,眼也不敢直视,所以他们都认为只有天上的神才可以和他们的女王并枕同宿……”

谢志强还陷在自己的思绪里,没太注意。可那雾中的空气似越来越凉,比正常的五月的夜远远的要来得凉,有一种针砭入骨的刺痛的寒意,刺痛了他一个自幼习武的人本能的感觉。到他惊觉时,却已走到那一街夜雾的深处。

上官红走到空庭中,手托着腮,沉重地想着心事,片刻之后,但闻门中一阵呼喝,一阵金铁交响,接着就是一段沉寂,沉寂得令人难甚!

阵阵幽香,涌进白墨临鼻孔里,这是少女身上特有的气息,一种自然的反应,使拘谨的白墨临心湖里也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他不由自主地把上官红抱得更紧些。

只见白墨临先吸了一口气,然后才把剑居中给推出,划开了一片剑网,挟看无比的劲气罩了上去。

谢志强猛然发现,那白墨临并不像他想像的那么年轻——他绝不是跟自己一样的十六七岁的年纪,他的眼角甚至都已有了细纹,那纹路还相当怪,说不清是风情还是煞气的细细的岁月之纹。这细纹,在酒楼昏暗的灯光下原本难见。

提及秦淮河,世人皆会想起男女间之快活事,因为,秦淮河上之画肪及秦淮河畔之伶妇区留下太多的风流韵事。

司徒香香这次不再固守了,撩起长剑,剑尖幻出十数点银星,在重重的剑网中上下左右,分向四处冲击。但闻一串钉钉的脆响,那是银星撞在剑网上被弹击回来的声音。

上官红的炙熟丹口,已印在他的朱唇上,而他的口中,也被司徒香香的舌尖送进一粒清香满口的东西来。

这时,旭日已升上了东方的峰巅,看来已是辰牌时分了,远山近岭,清朗可见,气温也渐渐开始熟起来。

那晚的星星,似是也在流泪,因为它们噼哩叭啦地在南昌城郊外的天尽头直往下掉,尾巴划出的线淡淡的,跟人脸上的泪痕一样禁不得风吹,一下就干了。但划过流星的天,总让人心底以为还留下了些印子,就像人脸上的泪干了,怎么洗,自觉还有泪痕一样。

怪石嶙峋的礁石之间,坐看一位手持钓竿的白发老人。这老人还真悠闲,纹风不动聚精会神的注意看他的钓竿,远远的望去,还以为海岸边上石刻看一个人像似的。

尤其是领头的一个锦装青年男子,腰间赫然挂着一柄长剑,剑鞘上缀着宝石,剑柄上镶着明珠,形式古雅,是一口很珍贵的名剑。

“神笛梵音”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内功,练到炉火纯青之境,笛音一响,武功再高的人也无法抵挡。上官擎天费尽一生心血,也只练就七八成饶是如此,目前江湖之上能聆听他一曲的人已经不多。

白墨临又惊又怒,正待运功挥掌,但他的酥麻穴已被司徒香香以内功真气,凝聚掌心,紧紧的贴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