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沐忠亮身上,可他却双眼微闭,好似魏豹说的话和自己没有丝毫关系。
这时马吉翔突然跳出来,慷慨激昂道:“魏大人此言差矣!兵凶战危之际,或有一二不周之处,但沐公子对国朝昭昭之心天日可鉴,先救圣驾,后大败缅兵,救出你我,且不说陛下,汝连知恩图报之心也无,实不当人子!”
沐忠亮十分意外,这奸佞倒是灵醒得很啊。
“马吉翔,你不要混肴视听,救命的恩义我任国玺铭记于心,但岂能与欺君之罪相提并论?”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然而如马吉翔所言,沐忠亮毕竟救下他们在先,忠臣们一时拉不下脸面出来帮腔,而马吉翔一党的官员见老大都要投靠新大佬了,当即不甘落后,当即跳出来,一个个对着任国玺唇枪舌箭,激动得如同自家祖宗挨了骂一般。
这阵势连皇帝都暗暗心惊,一边暗骂这些见风使舵的小人,一边悄悄打量沐忠亮的神色。
由得他们吵了一会,沐忠亮也基本看清了风向,有节操出来帮着魏豹的有两人,还有三四个一直不吭声,剩下的怕都是马吉翔党羽,今后不管怎么解释,旁人都会认为这些是自己的党羽了。
不过要是像任国玺那样的榆木脑袋,他倒是宁肯和奸佞合作。至少奸佞听话,榆木脑袋不但不听话,还不停放嘴炮膈应你。
暗叹一句,今后和他们为伍,要是不小心出了岔子,恐怕《佞臣录》里也少不了我了。不过这些忠臣也太没眼力见了吧,我有人有枪,你嚷嚷两句能管什么用。
想到这,他见也差不多了,也站出班去,拱拱手。
见他出来,吵杂的船舱霎时寂静。
“臣有罪!”沐忠亮大声喊道。嘴上说有罪,却连跪都不舍得跪一下。
话音刚落,舱门被一脚踢开,守门的两名锦衣卫被跌跌撞撞地扔进来,传进来苏诚的声音,“陛下亲卫怎能这般无用,还是由微臣部下代为把守,可保陛下平安。
皇帝老儿的汗珠立马下来了,赶紧说道:“爱卿救驾有功,挽救国朝于危难之际,国公之位自然当得。”
“谢陛下。”
只是对于被凌迫,永历也算经验丰富了,硬的不敢来,软的还是能来点的,“沐忠亮,朕听闻你尚未有表字?”
“自幼离乱,未曾取字。”这皇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今日卿进位国公,朕赐你一字,敬之,如何?”
没来得及细想,沐天波当即叫好,“臣谢陛下为犬子赐字,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当真好字。”转过头来就狠狠地对沐忠亮道,“陛下美意,你还不谢恩?”
啧,一时之间他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他当然知道“敬之”出自《诗经》第一首,《周颂?敬之》,实乃强调周王室顺承天命,群臣必须拥戴服从之意。
这是要用恩义和名节绑住自己啊,万一哪天自己要干掉他,旁人喊自己“敬之”的时候,又会作如何想呢?
不过沐忠亮也算两世读书,只思忖了一瞬,便笑着躬身回道:“谢陛下,愿陛下如明明日月,无所不光昭。”
这漂亮话听起来不错,把皇帝和大明都称颂了。
永历听了也神色稍缓,可这时,秉笔太监李茂芳附过来在他耳边说了句话,他的笑容马上僵硬。
沐忠亮哈哈一笑,“陛下,臣还有军务,先行告退。”拱拱手,转身施施然离去。
“明明日月光”出自曹操《秋胡行》,该句的下一阙就是“四时更逝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痴)”。
入夜,船队在夜色中靠岸,行船了一天,终于在江边上见到一座小渔村。南明君臣两百余人,加上两百余名士兵,已经近一天没进食了,要干点什么自然就不言而喻。
不一会,渔村传出一阵喊杀、惨叫声。
沐天波父子站在远处河岸。
“虽然不得不如此,但还是少做杀戮吧,不仅有伤天和,长此以往,怕是对军纪有碍。”
“知道了父亲。寻到晋王和巩昌王,请告诉他们,如事有不谐,可化整为零,能逃则逃,儿子这边虚位以待。”
沐天波点点头,“敬之,今日我远离,莫忘记你我约定,天下人皆可叛,惟我沐家不能,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