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实跟在季晔身边久了,也变得不苟言笑,见惠兰笑嘻嘻的模样,也只是不自然的咧了咧嘴:“惠兰姑娘在等什么?”
“哦——”惠兰指了指孙德才正往暖盒里装的黄金脆饼,道:“来的时候才知道今天有油饼,我家主子最爱吃这个了,奴婢想着带些回去,孙师傅说给殿下做完,就给主子做,奴婢便在这里等会儿。”
刘长实回头望了望,便对孙德才道:“把这两个油饼给惠兰姑娘带回去。”顿了顿,又看着正在盯着参汤锅的王小川道:“殿下说了,膳房今日熬的参汤,也送一份去顾夫人屋内。”
“这……这个……师傅……”王小川闻言脸色十分为难,苦着一张脸求救似的望向孙德才,孙德才脑袋转的极快,这府里的开支殿下不管事儿,都由晴夫人和罗管家经手,按规定,早晨的参汤只熬三份,殿下、晴夫人、婉夫人一人一份,其余各屋,并未备配,若也想喝参汤,得自个儿掏腰包才行,况且新熬也来不及,这食材都是当天最新鲜的,所需的佐料头一天晚上便已经准备好了,凌晨时分便开始熬制,先是大火熬煮两个时辰,再转小火慢熬三个时辰,这会儿再重新做,再端到月白苑,都已经午后的事了。
刘长实见王小川恐慌着一张脸,道:“怎么?”
孙德才见王小川脸色都变了,他倒是十分镇定,自打顾夫人进府,发生这种事儿也不是一次二次了,哪一次不都是先紧着顾夫人呢?虽说外面传言顾家叛了国,顾夫人现在再怎么样,也保不齐她将来是人入大牢的!可是在孙德才看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萧王殿下是谁,连当今皇上都对他言听计从的人,有什么事能难得住他呢,只要是他喜欢的、他力保的,又有谁敢说个不字呢!
再说了,孙德才也看出来了,殿下对这位顾夫人真不是一般的好,但凡是她提的要求,殿下都未拒绝过,而这顾夫人也是奇了,除了对吃的,还真没别的什么要求了,总是隔三差五的向膳房提个新要求,孙德才也按着她的要求变着法子给她做好吃的,还别说,她说的那些吃食他虽然没见过也没听过,但做出来绝对好吃,连他这个做了大半辈子厨子的人都对顾夫人佩服至极。
这膳房原先也就孙德才和他的两个徒弟王大川王小川,自从顾夫人进了府后,提的要求多了,这膳房的人也变多了,不然还真忙不过来,如今,孙德才手下也有十来个人供他差遣,也算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官了,说起来,这还多亏了顾夫人,加之上一次顾夫人在殿下面前替孙德才说了话,更加让孙德才觉得顾夫人对他有恩,给顾夫人做起吃食的来也十分尽心尽力。
只是有些东西不是孙德才能做得了主的,比如说这参汤,晴夫人定下的规矩,他一个厨子也是没办法更改的,又不能越级上报,所以有些事他是有心无力。
孙德才脑袋一转,便走到长实身旁,附在他耳旁小声地道:“长实小哥,说实话这天这么冷,喝点参汤对身体确实有好处,只是这参汤的份量原先顾夫人还未来的时候,晴夫人就已经定下规矩了,这其中……可没有顾夫人那份呐!您看……”
刘长实没料到会出现此情况,但想到殿下的叮嘱,当场便拿定主意,干脆道:“今日便将殿下的那份参汤连着黄金脆饼一并送到月白苑去吧,外面天冷,惠兰姑娘一人拿不下,你再差个人陪惠兰姑娘一块儿回去,往后这参汤要多做一份,送去月白苑,这件事我回去自会向殿下回明,你照做即可。”
对于刘长实的吩咐,都在孙德才的意料之中,也是他希望的结果,便笑呵呵的应道:“老奴明白了,老奴谨遵殿下旨意。”
刘长实闻言多看了孙德才两眼,不愧是浸淫宫中多的的老人啊,方才后面所说的话他也未言明是殿下的旨意啊,他怎么就知道是谨遵殿下的旨意了呢!都说公公心眼儿,会揣测主子的心思,看来这话一点儿都不假!
孙德才得了令,当着刘长实的面将参汤和黄金脆饼小心装进暖盒内,吩咐膳房里打下手的张东道:“你提着暖盒,同惠兰姑娘一道儿回月白苑,回来的时候,把暖盒碗碟一并拿回来,省得惠兰姑娘再跑一趟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