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院,驴生修行开始!

灵石稀缺,开采困难,争夺甚重,一直乃统治阶层固守,因此也从来没法倒卖。

没有买卖,门阁弟子们就只能仰仗本门金仙供给,且供给的多少还得看这金仙的实力。

因而如若有的金仙争取不来资源,门人也会渐渐流失去别的门阁。而如若本门没了金仙,那便等于废了。

秋碣石目光黯然,一边引驴入内,一边感慨师叔消失之事。

“师叔七八年前突然消失,谁也不知他去了哪,老祖也从来不提。但老祖与师叔有“姻结草绳”,相互绑缚手腕,如果哪一个有难,对方必能感知。”

“老祖与师叔曾在天地前三扣立誓,如若老祖先死,那师叔必须立即赶回继承书院,否则书院废矣!”

秋碣石记得,老祖仙逝的第一年,灵石充足,老祖嫡传弟子三人,共有修徒二千、学生一万众。他们信心满满,苦等师叔归来。

第二年,灵石减半,三人苦口婆心,留下修徒三百、学生余两千众。他们坐如针毡,苦等师叔归来。

第三年,灵石再半,三人已无力劝说、修徒只剩五十人,学生三百人。他们心灰意冷,苦等师叔归来。

第四年,灵石几无,三人皆已看开,书院只余十四忠徒,学生五十。他们孤注一掷,苦等师叔归来。

身为老祖弟子,即便放弃大道,也必得留守书院。秋碣石不会气馁,他坚信师叔一定会回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书院一定是有救的。

何况如今,段长生这个老祖传人,这个天下第一灵根,也入了书院。书院未来指日可待!

顺着林荫大道走了半晌,眼前是一座红门绿菱窗格的精致小楼。秋碣石介绍道:“这是书院的藏书楼,修行是个苦差事,没事多来读书,读书是为了什么,你可知道?”

殷情想,废话,老子苦修天下经藏自然是为了登道。

秋碣石认真地说:“是为了考试!”

“……”

再往里便是学房,远远地听见有学生念诵的声音,念的是之乎者也、导气入肺。殷情一边听一边走,立时就困了。

刚经过学房门口,突然有小孩儿惊讶的声音:“看,驴!”

说着四五十人纷纷从各个学房里窜出来,争先恐后地朝殷情汇聚,将殷情围成一个大圈。

殷情四下一瞅,那狗熊秋碣石不知跑哪去了,若不然吸引火力的一定是他。眼下这围的一圈都是从六七岁到十六七不等的孩童少年人,一个个眼睛瞪得铜铃大。

“修炼这么久,第一次看到了活驴!”

——多让你娘带你出去走走……

“驴的耳朵真长!驴嘴真宽!”

——耳听六路嘴吃八方……

“书上说驴不能交/配。”

——那是骡子……

“驴吃什么?”

——一口一个小朋友!

殷情“欧”一声往前,叼住一个六岁小童的后领子,将他一甩,甩到了对面树杈上,随即陆陆续续,叼了四五个上去。

学生连番地惊声大呼,又跳又叫,有的说“不要不要!”有的说:“我也要我也要!”

秋碣石远远躲在树后面,掏出腰间捆仙绳,将殷情的驴脑袋一把抓住,往他那处使劲牵扯:“快走,别给他们缠上。小学生最麻烦了!”

树上的学生顺着捆仙绳看过来,伸指大叫:“有熊!”

登时他们便都吓了怕,从树上跳下来。这时两个青年书生站了出来,一边招呼学生,一边道:“莫怕,莫怕,都到先生这儿来!”

狗熊在树后大叫:“莫上桑、吴大有,把学生都拱进去!”

莫上桑、吴大有作揖道:“是,师父。您终于回来了!”

狗熊道:“放课后立即来找我,有要事交代!”

莫上桑、吴大有立即:“是,师父!”

秋碣石这元婴期修者,倒也可以带徒。方才一看,这些学生都是低灵根,那两个书生模样的倒像是中灵根,一般来讲中灵根者,元婴期已几乎极限,因此由秋碣石来带倒也合乎情理。

殷情被他强拉过去,迅速撤离。一边溜走,秋碣石一边小声说,“学生们是收费的,这书院日常吃喝拉撒的花销也不少,全靠他们养活。老祖说有教无类,因此招些低灵根的,让修徒们平日里给他们上上课,引领他们上道,懂些诗书礼仪、引气吐纳、修身养性,能维护社会安定,不至于为强为盗——最重要的是他们花不了多少灵石,还能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