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勤夫妻在那屋听见,慌忙过去送他,靳安把蒋毅送到了大道上,蒋毅催了他才转身回来。
三春在家休息了一个星期,腰上的红肿才消散,但留下了一个圆溜溜的小坑。这一个星期,蒋毅天天过来给她补课,却不肯再在三春家吃饭,都是教完就执意走了。
蒋勤也没法子,就蒸了一锅窝窝头,让大春给拿到了学校给蒋毅,他倒是收下了,却又给大春她们买了好几本作业本送过来。
冬天的时候,三春的舅舅蒋海过来了,背来了一些晒好了的萝卜干,冬天没菜的时候,刚好可以泡了做菜吃。
家里农活不忙了,蒋母就催着他过来给蒋勤家收拾炉灶,要连着炕,怕冬天再冻着几个孩子。
靳安也不忙,叫上靳山,三人两天的时间就弄好了,试了试,晚上做好了饭,那炕热的刚刚好。靳山见了也很稀罕,只是老院的灶房距离住的屋远,不好接就算了。
但靳山却相中了这个活计,要蒋海好好的教教他,他是泥瓦匠出身,一点就透。刚好冬天地里没什么活计,靳山便和兄弟两个商量着出去给乡亲们做这个,有钱的话给两个钱,没钱给粮食也行,也算是个进项,比在家里闲着强。
靳安老早就想学靳山的手艺,只是以前在公社里要出工挣工分,根本没时间,现在有了时间自然是求之不得。
靳武却嫌弃泥瓦活脏,还嫌走乡串户的丢人,就不肯学,靳山知道他的懒劲,也不勉强,就和靳武摸索,还把村里的人都叫过去看自家的炕。
大冬天的滴水成冰,那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被子里的棉花少,而且年代久了,硬邦邦的,一晚上也暖不热。
而那灶火却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白白的浪费了也可惜,若是能顺便把坑烧热了也很好啊,所以看了靳安家的炕,都很眼气,便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了出去。
所以一冬天的,靳山爷俩就没闲着,忙着给各村各户收拾灶火和炕,有的人家灶火不合适,还让靳山给重新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