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入V第四十三章

那些原本还惴惴不安的学官在见到白言蹊如此能言善怼之后,心中的慌乱渐渐平息下去,转而升起一种心安的感觉。

幸好这能言善怼的白博士和他们是绑在一条船上蹦跶的蚂蚱,若是立场不同,估计会被怼得当场翘辫子嗝屁吧!

丞相王元谦憋着一口气忍痛拔掉扎在人中上的那根银针,气得全身哆嗦,指住白言蹊的那根手指抖个不停。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算科博士,你口口声声要将老年人与少年人分开,满嘴忘本之言!若是没有老年人,少年人又从何而来?老年人忧心为国,为何到你口中就变成了暮气沉沉的死水朽木;少年人多不思进取,常好行乐,怎么到你嘴里就变成朝阳般光鲜的未来?好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谬论!”

白言蹊惊诧于王元谦忍痛拔针的勇气,不过也仅仅只是惊诧了几个呼吸便回过了神,再度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改动几句搬了过来。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乾坤;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王元谦被白言蹊怼的眼珠子都快红了,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口,若是他能年轻个三四十岁,定然会扑上去亲自撕了白言蹊的嘴。

你才灰心!你才怯懦!你才苟且!你才灭乾坤!你才厌世!你才觉得一切事都无可为!

你个不尊老爱老的丑东西!

有种暗爽,叫将人怼的哑口无言。白言蹊十分享受这种暗爽。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人固有之,国亦宜然。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尔颓然老矣!”

若说白言蹊之前的话只是在客观描述老年人和少年人之对比的话,她的这句话就已经上升到了扎痛人心的人身攻击程度。

一口一个‘老’字,听得王元谦全身都痛,双眼一翻,双.腿一蹬,一个后仰倒在地上,站在他身边的人都以为王元谦是被白言蹊气昏过去了,顿时乱做一团,唯有白言蹊清楚,这老头子是在碰瓷呢!

哪有昏过去的人才会呼哧呼哧的大喘气?这老头子的演技比之白家村的人都要拙劣不少!

那些跟随王元谦来的人见主心骨已经倒下了,来时的气势瞬间就萎靡了大半。唯有一向都追随王元谦的御史大夫段敬仁不甘心地嚷道:“你这白博士欺人太甚,相爷好心好意来为朱翰林送行,你们就是这样招待的?明日早朝,本官定要去圣上面前参你一本!”

白言蹊不怒反笑,“好啊!你尽管去参!圣上明辨视听,怎会不知道少年人对大乾王朝的重要性?朱老一生都在保证国子监的清净,生怕被牛鬼蛇神用肮脏龌龊的手段玷污亵渎,如今朱老亡灵尚在,尸骨未寒,你们丞相一派就这样欺上门来,莫说你要去御前参本官一本,本官还要去御前参你祸国殃民,祸害根基呢!收起你们那猫哭耗子假慈悲的嘴脸,莫要在朱老的葬礼上恶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