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妙仪闻言,不满地嘟嘴,“绿珠的意思是我往日都不好看吗?”
绿珠早已看穿自家小姐,吐了吐舌头,面不改色地补了句,“往日也好看,今天是更好看。”
门口等着的沈穆征也不甘示弱地来了句,“对,我家妙妙最好看了。”
兄妹俩来到堂前,沈珣早已坐着了,手边是两个大大的红包。
沈穆征眼前一亮,毫不含糊地“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个头,“爹爹过年好。”
说完直直伸手,沈珣将红包搁到他手里,又说了几句吉祥话。
沈妙仪有样学样地磕了头,心满意足地摸了摸红包的厚度,沈珣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希望我们妙妙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越长越好看。”
兄妹俩给沈珣拜完年,一家人又一起依照习俗吃了被称作“元宝”的鸡蛋饺子,才坐上马车。
今天他们要去外祖家宁平侯府拜年,徐氏虽已离世,但还有沈穆征和沈妙仪在,沈珣每年都会带着兄妹俩去拜年。
沈妙仪察觉到沈珣的不太高兴,坐在马车上不说话,知道爹爹怕是又想起了过世的娘亲,她凑过去拉了拉他的袖子,“爹爹不要不开心,我们吃过饭就回来。”
沈珣不喜欢去徐府,她知道。徐氏本就一直是他心中的痛,徐府的人只会让他想起不愿想起的事。
只徐府老爷和夫人都健在,他们不去是为不合礼数,况且老夫人对外孙和外孙女十分疼爱,时常念叨着,时不时还送些东西过来。
沈珣听见女儿的话,扬眉笑了,心中郁气消了不少,连带着见了徐府的人脸上也好看不少。
知道今天外孙和外孙女要来的徐老夫人特地让小儿子徐抚在门口等着,他远远地见了沈府的马车,就迎了上来。
徐抚年方十七,尚在进学,是徐府少有给沈珣好脸色的人,对沈穆征和沈妙仪也很是疼爱。
他先是向沈珣行了一礼,寒暄了几句,领着三人往里走,边走边道,“母亲早早地便念着了妙妙了,说是许久未见,想得紧。”
沈珣:“年关事忙,难得抽出空来。”
徐抚连连称是,他对自己这个姐夫还是心存敬畏的,虽然大哥二哥总是在说他的不是,可他觉得姐夫人是极好的。
徐府人丁兴旺,此时过年又是最热闹的时候,沈妙仪他们进来就看到了满满一屋子人,坐在最上首的就是宁平侯爷和夫人。
老夫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夹袄,缀着银灰色的边,发丝梳得齐齐整整,打理得很是精细,皮肤保养得也不错,只眼角有些细纹,身边围着几位媳妇小子,不知在说些什么逗得她直乐。
徐抚进门禀了声,“父亲母亲,姐夫他们过来了。”
徐老侯爷“嗯”了声,看了眼进来的沈珣,没做声。一旁徐老夫人慢慢坐直了身子,眯了眯眼,见沈珣上前规规矩矩地行礼,脸上表情未变,直到看到跟在他身后磕头的两个孩子眼神才柔和下来。
她抬抬手,“起来吧起来吧。”
沈珣依言起身,又让沈穆征和沈妙仪给其他长辈拜了年,最后老夫人才一把将两个孩子搂进怀里。
“让外祖母看看,我的两个心肝儿长高了没有?”
她笑眯眯地从袖子里掏出了早就备好的两个红包,递给兄妹俩。
一旁的大夫人扫了一眼红包的厚度,语气有些酸,“母亲对这妹妹的这两个孩子还真是疼爱,都快比得过自己的孙子去了。”
她心直口快,这话一出口袖子就被身旁的丈夫拉了拉,示意她莫要多嘴。
作者有话要说:改了一下关于女主在家的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