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谢家

杏林春晚 幽祭 1690 字 2024-04-21

“二老爷二太太人虽不在京中,心中却时常惦记老太爷老太太,您二位的孝心老太爷和老太太都知道。老太爷常说,二老爷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在身边又何妨。老太爷和老太太绝对不会怪责您和二老爷的。二老爷身边有二太太照料着,老太太也放心。自从接到大姑娘诞下麟儿的消息,老太太就让大太太将院子收拾出来了,只等着您和几位少爷姑娘回来住。”谢寿泉笑着与王氏说着谢家的事,话虽不多,却将谢家如今的情况一一点到。

王氏随谢韫在任上一住就是多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谢家如今的当家人还是老太太。看来这么多年来,她那位妯娌依然不得老太太的欢心。不过,老太太也不见得有多喜欢她,否则谢清婉缘何不在京城出嫁,反而从江南送嫁?

陈年往事,不提也罢。横竖她这次回来,在谢家待不了多长时间。若舒服了,多住几日亦无妨,若是不痛快了,那便早早离京回江南。她领着几个儿女出门前,谢韫就曾叮嘱她,早日回去。

“多谢老太爷老太太惦记了。今日时辰也不早了,先走吧,免得让老太爷和老太太久等。”

“正该如此,不然老太爷老太太该等急了。”谢寿泉笑着点头,示意马车夫驾车。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谢家的大门外。谢杏婉由莲心搀着下了马车,不管她平日是什么德行,进京之前王氏就千叮咛万嘱咐她,到了京城祖父祖母面前,她绝对不能出岔子,否则等回去了,她就等着被收拾。谢杏婉到不是怕王氏收拾她,而是王氏和她大伯母不对盘的事,她从谢明泽那里多少听了几耳朵,知道王氏绝对不想在她大伯母面前丢丑。原本在她们姐弟没出生之前,王氏因为夭折了她们的大哥,没了儿子在她大伯母面前就有几分底气不足。得亏那时候王氏没在京城中住着,不然不知道要受多少气。

听说了王氏与她大伯母的恩怨是非,谢杏婉对那个没有多少印象的大伯母就喜欢不起来。她平日常常惹王氏生气不假,但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她还是清楚的。到了谢家,她的一言一行势必要打上王氏的印记,如她频频出错,丢的就是王氏的脸。她的母亲绝对不能因为她被人嘲笑。谢杏婉卯足了劲!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她规矩起来,绝对叫人刮目相看。

下了马车,王氏领着四个儿女进了谢家门。谢家现在住着的是一个四进的宅子,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能在闹中取静的地方拥有这样一座宅子,本身就很不简单。谢家这一辈没有什么才华出众的人才。这座宅子是谢老太爷的父亲留下来的,如今住在宅子里的谢家二老和谢大老爷一家子都是享受祖宗余荫的人。王氏出身比谢家要高,当年之所以会嫁给谢韫,并非看中了谢家门户,而是王氏榜下捉胥,看中了谢韫这个人。

王氏嫁给谢韫,属于低嫁。因此,谢老太太哪怕心底不是那么喜欢王氏这个二儿媳妇,也不敢太甩王氏的脸面,而王氏这么些年能一直跟随谢韫在任上,不用在京城侍奉公婆,完全得益于她有一个好娘家。谢清婉能嫁进王家,也是王氏将谢清婉教养得好,让她的兄长嫂子见了谢清婉都喜欢,这才有了两家的亲上加亲。谢清婉也争气,进门第一年就给王家诞下了嫡长孙,赶在王氏的大侄儿媳妇前头。虽说几个侄儿王氏都是一样的疼,可做了自个的女婿之后,又不一样了。王氏不求谢清婉以后和大侄儿媳妇一较高下,有个儿子傍身总是好的。

思绪纷飞间,一行人已经到了宁远堂。

谢老太爷和谢老太太如今住在宁远堂,王氏和谢杏婉几人还没进门,就有下人跑了几趟内宅,将王氏等人的行程报到二老处。等谢杏婉几个走到宁远堂时,谢老太爷和谢老太太都端坐在正堂里。

谢老太爷已过花甲之年,头上有些许白发,胡须花白。因不苟言笑,瞧着有些严肃。谢老太太嘴角眉梢有不少皱纹,见到谢杏婉几个虽然面带笑容,却难以让人产生亲切感,大约是平日里不善笑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