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天道的阴谋(七)

杨夕信不信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公主景骊懂得这里面的套路和玩法儿。当杨夕的武力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这张纸放在大行王朝就是张纸,所以杨夕这么些年没动过它。可是这张纸放在杨夕惹不起的,杨夕的后台敌对的势力手中,它就是一篇可做的文章。并不一定非得是仙灵。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何况昆仑才从仙灵手里抢走了浮岛,这才过去了几年,它们只是,还没来得及撕破脸。

景骊看着杨夕。

她知道自己今天这活儿干得不漂亮,远低于自己的平均水准。

可她就是忍不住。

她恨梁家。

景骊一直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

古往今来的皇朝,臣强主弱的情况下,皇帝都是不方便直接下场跟臣子对掐的。掐赢了叫屠戮功臣,掐输了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从此就是个死傀儡。

这种时候,皇帝们通常需要一个代理人,生死荣辱皆由自己的听话的代理人。通常情况下,这个人选要么是从内侍里找,要么从后宫里找。可是当今天子景中寰,受逍遥王世子景中秀的影响,不太喜欢阉人。他后宫里凡能用女官充任的职务,一律见不着太监的影子。自他登基以来,净事房除了罪臣家眷,没阉过一个民间采买的男孩子,闲得几乎要长毛。宫刑在本朝真正还原成了一种断子绝孙的酷刑,而非皇族礼法的需要。

其实在老百姓看来,皇上需要的太监,还肯从民间花钱买,就已经十分仁德了。总比那个硬性摊派的要强。

但是逍遥王世子景中秀不觉得。景中秀觉得那一刀简直是人性的毒瘤,死变态!

于是皇帝陛下景中寰也不觉得。既然有其他的办法,他何必苛待自己的子民?虽然买卖自愿,但百姓穷得卖断儿子的子孙后代,难道不是朕之过么?

至于先皇时期遗留下来的那些太监,景中寰基本是眼不见为净的态度。所以先皇时期那些手握大权的伴当们,在景中寰登基之后过得都不是那么如意。

于是景中寰就只剩下了后宫这个选项。可连这个也不太顺利。

历来强势而且励精图治的皇帝,后宫里都难出什么真正的宠妃。这样的皇帝,有可能把自己的小妃妾教得雄图大志,但那通常是在这位皇帝身死之后才能展露出来。有能为而又占据名分的男人活着,名分上差着一层的女人们通常都很老实。真的很老实,或者装得很老实。那种不会装,又不够老实的,早就已经青冢埋荒骨了。

等到景中寰摆平了太后那个老娘们,又杯酒释兵权逼退了前朝太师庞半朝,发觉自己扶持多年的逍遥王世子景中秀居然被某个僵尸拐跑了。并不会如他所愿,取代亲爹而成为一个忠于皇室的逍遥王。

这时候景中寰才意识到,景天享和自己臣强主弱的现状可能要维持很多年。

景中寰发现这个事实太晚了,回头寻摸自己的后宫,发现所有的女人都怕他。可他需要一把杀人刀,也需要一块遮羞布,在景天享和自己之间成为那个缓冲地带。后宫里仍然活着的女人们,既不够爱他,又不够愚蠢,十足贪婪的那些又都死了。没有人肯为他去干这个脏活儿。

皇帝陛下就是在这个时候看见了自己的女儿。

他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父他还没有后来那么冷酷,曾经给过她相当大的尊荣。尽管这尊荣已经在后来的十几年里,随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出生渐渐冲淡成了白水。

但幼年时期的特殊,和后来十年里逐渐失去的不甘,使得这个孩子长得足够贪婪,足够凶狠,识时务且有心机。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十分适合干脏活儿的孩子。

景中寰的个性,不会挑选儿子来干这个事情。

儿子杀了老子就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这会使得他必须对亲儿子兔死狗烹。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不算是一个喜欢赶尽杀绝的暴君。

公主就好多了,用上几年十几年,待到鸟劲弓藏之时只要把这个女儿和亲掉也就是了。

于是景中寰开始培养这个女儿,京城里开始传出大公主如何如何受宠的轶闻。

景骊也的确不负父亲的期待,她非但可以像权宦、宠妃那样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替皇帝砍掉朝臣们那些领皇帝不满的手,她甚至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利用自己的独特性。

她是个女人,所以她可以跟整个盛京的内眷们社交,培植眼线,盛京名利场里什么样的阴私都能传到她的手上。

她是待嫁公主,只要不要名声儿,无论朝堂俊杰还是乡野名仕她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去结交。更不要脸一点,五六十岁的老爷子,妻妾俱全的清流名臣,她也都可以找上门去。就算她杀光了名臣全部的妻妾儿女,看在天下人看来也不过是风流公主的一点艳事。无关皇室的清誉。

当然她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么做过。真到了那一天,就是景骊真的为皇权献祭了自己的所有,不和亲到最苦寒悲惨的地方去,都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但这不妨碍她跟老爷子们私下交易的时候,威胁他们会这样做。

老爷子们没一个不怕。

景骊把这份脏活儿干得无比肮脏,皆尽险恶。

天子对她的荣宠经久不衰,对大公主的宠爱成了帝王有情的佳话。

可是偶尔,非常稀少的一些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深宫里的寒风吹透骨髓,荣华加身的公主也会生出一点点不甘心。也会有那么一丁点期待,来自父亲真正的宠爱。

景骊一直知道皇帝喜欢什么样的人。

那是通透豁达,心怀家国,急流勇退的庞老太师。

那是古灵精怪,温柔善良,不恋权势的景中秀皇叔。

那是简单纯粹,胸有锦绣,不慕权势的秦昭香太傅。

那是软弱仁善,腹有奇才,贪恋乡野的梁仲白侍郎。

豁达、淡泊、纯粹、良知……

皇帝喜欢这些他自己也没有的品质。他拿他们当镜子,照鉴自己的得失。

可景骊同时也知道,皇帝喜欢的这些品质,自己一样也没有。

命运并没有给过她机会,拥有这些奢侈的品格。

她是个女孩儿,她是个凡人,她生在帝王家。

她想被尽量少的人摆布命运,就只有向权力顶点的那个人宣誓效忠。

而这忠诚甚至也不是名正言顺的。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

哪一个取得了权力的宠妃、太后、公主、阉人,能是名正言顺的呢?

无不是踏着污名与血腥,一步步走向世所不容的终局。

于是大公主回头再看梁仲白的时候,就觉得其面目格外可憎。

庞太师、秀皇叔、秦丹师,皇权脚下他们起码是听话的。于是帝王的宠信也只是令人略微嫉妒,让人酸溜溜地说一句真是同人不同命。

但梁仲白侍郎,这人不知是天生反骨还是怎么着。

按照现世人们的普遍价值观,君臣如夫妻,为臣者当相夫教太子,贤能不妒才。

梁侍郎就像后院儿里那个拼命作死想被休,还被夫主反复抓回来宠爱的那个白莲花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