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衡瞒下了一点,那就是老伯让韩棠听自己话的前提是,对方要先服从老伯的命令。
韩棠说:“你说得有道理。”
乔衡目送着韩棠离开。
坐在椅子上的他,一只胳膊搭在扶手上,他在想,孙玉伯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派韩棠过来。
而书房内,孙玉伯看到被乔衡赶回来的韩棠,无声叹一口气。
“我不是让你……算了算了,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老伯对他挥挥手让他回去,韩棠注意到老伯看向自己的眼神淡了,但又不知原因。
韩棠只得跪下亲吻了一下他的脚以示恭敬,这才无声无息地退下。
当室内只剩下孙玉伯一人后,他从书桌上的一沓文书中抽出了几份,放于最上方。
这几份文书皆为香川代他做出的处理批示,就在前几天时,他随手翻阅了一下,然后惊异地发现香川他处事比此前更为周密老道了,堪称是滴水不漏。
不仅于此,里面提及的一些方案,老伯承认连自己都没有想过这个方向。而香川不仅仅是提出了一个思路,更是做到了面面俱到将其整个铺展开来。
任何阅读者一眼就能够看出,这绝对不只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是已经有了一个完整成熟的思路。
无需再思考,无需再选择,跟着他做出的计划走下去就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而更有意思的是,孙玉伯留意到,香川对孙府的定位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江湖势力。他不敢确定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更不知香川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他觉得香川将孙府放在了一个更为正统的角度。
考虑的不是一时一刻之利,追求的不是盲目的浪尖争锋,而是更长远更持续的收益。
大多数江湖人哪怕成为一方巨擘,依然不改其本性里的匪意。
早些年时孙玉伯也是如此,然而这些年来,他在有意地做出改变,正因为这个他才渐渐有了活佛的称赞。
所以他总是为孙剑的性子感到遗憾,孙府发展到如今地步,已不是一味地讲究江湖做派就可以了。
他此前听过,有人骤然失明,从此只得苦练耳力,没想到最后竟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千里耳”。
而香川的境遇相差仿佛,如今武途断绝,被迫将全身都搁置在了“文治”这艘船上,在江湖上艰难飘摇前行。
如此一来,竟是把此前都未有的潜力给爆发了出来。
这完全是意外之喜了。
房间内只剩下纸页翻动声,那一份份文书上,不仅有着乔衡的字迹,更有着老伯后写上的字。
他之前就说过孙府少不了香川,而现在他更是肯定了这个想法。
不过习武之人一旦没有了内功,到底是失了自保之力,原本还指望韩棠,没想到这韩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是韩棠的性格太冷硬了吗?还是香川不好意思用自己身边的人?
那么看来需要换个行事更妥帖,更为迁就人的新护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