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章 一缕幽香

东鲁传 李阐提 2993 字 2024-04-21

反正,自家妹子已经给四房留了女又留了后。他有的是钱,将来给若荃亲外甥多买几个妾,多生养几个儿子,也就对得起钟家的列祖列宗了。

简言之,老四不需要再跟别的女人生儿育女了。

汪屠的这番话,狠狠地刺痛了钟家二老爷钟德武的心。

同样都有妾室,都是妾先生子,可他就没有自己的三兄弟那么幸运了。

他只得了若芝这么一个女儿,然后一直到现在、几个女人,十余年来都再没生养过。

邹氏作为正室,进门三年都没有动静,于是不待老太太他们开口,自己先就赶紧地替丈夫张罗妾室了。

三姨娘胭脂顺理成章排上了序,结果三年过去,依然不显山、不露水。

于是,就有了四姨娘、五姨娘……

“说到底,都是我没出息……”

三姨娘生不出孩子,但是她有个专长是别人比不了的,那就是制香。

钟家所用的香,可以说,全部都出自三姨娘的手。跟着若芝的娘,她学会了很多的秘方,什么“香肌丸”、“玉容丸”,什么“安息香”、“熏衣香”;什么香丸、香膏、香粉、香篆、香囊、香汤;什么梅香、兰香、菊香、桂香、荷香……

这些年下来,老太太和大太太已经习惯了嗅着她亲制的熏香起居饮食。

甚至于钟家礼佛祭祖,用的都是她亲制的香。

据说更好看的是她烧香的过程,“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那叫一个优雅高尚,简直叫人忘俗。

但是,除了家里有地位的,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得见。

三姨娘的香无疑成了钟家的一份资产。

她靠着一缕香烟得以在钟家立足,而四姨娘则通过钟家人的“肯定”而留了下来。

肯定她的存在意义的钟飞鸿是老太太的重孙儿、大太太的亲孙儿、大爷钟若英的嫡长子。

这是将来要继承钟家家业的人,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理当值得重视。

以前的若萤,不会在意这些事情,但现在她约略有些明白了:四姨娘之所以能得到大房上上下下的认同,很大程度上缘于跟钟若英的关系吧?

她选择钟若英,大概也并非出自完全的真情吧?

凡人都有危机感。

她的年纪不小了,又没有生育能力,一旦给卖出去,很有可能沦落烟花,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完全丧失做人的自由。

相比之下,做妾显然要好一些。

而五姨娘呢?她会什么?她的价值又在哪里?

跟死亡相比,她甚至甘愿去做娼妓!

难道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吗?一定要自甘堕落才能够活下去吗?

一个人,怎么能如此没有追求!

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不能了解自己的长短,对于未来没有足够的重视,为一点浮华就迷了心眼、丧失掉该有的忧患意识。生不出儿子就去倚门卖笑,只是为了活下去。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早死早脱生呢。

再说了,这种话要是给钟家人听到了,又岂会容她活着走出去?

钟家的妾不如卖笑的?

笑话!

“说了这么多,姑娘别笑我啰嗦……”

五姨娘慢慢地萎靡下去,因为香炉里的香燃尽了。

“要不是三姐姐的香提着劲儿,我也说不了这么多话。”

望着窗边条案上的博山炉,五姨娘长长地叹了口气,重复道:“三姐姐有这手艺,这辈子算是有依托了……”

就算不在钟家,去了任何地方,都能够凭借这一门赚钱的手艺养活自己、赢得他人的重视。

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若萤暗中捕捉着空气中残留的香气。

却只能嗅得到一种叫人昏沉的味道。

还是说这种香只针对五姨娘的病有作用?

香料多作药用,也有相生相克的原理在其中。

相生,相……克。

“姨娘平时都是用的什么香?”

若萤的心,莫名地有几分紧。

她也说不上来这种感觉是源于什么,也许是五姨娘的絮叨左右了她?或者是这屋子里的味道影响了她的心情?抑或是这里太空、太冷清,让她感到不自在?

她本能地疑心大作。

娘经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凡事言行前,尽可能多斟酌一番利弊,要向孔圣人学习,“三缄其口”。

这世上,本就没有完全的好人,也不存在十足的恶人。

是人,总有其相矛盾的一面,就如同阴阳、祸福、是非、生死、正邪……

五姨娘抖抖索索地从枕头底下摸出来一方手帕,递给若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