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没有直接举起反秦的大旗,而是以公子扶苏作为起义的借口,由此可见不管陈涉什么目的,至少那些被逼起义的民夫们最初却并不是要反秦,而是要推翻二世胡亥,拥护正统的继承人扶苏公子继位。

陈胜其实是没落的军官,刘邦也是有野心的官员,项羽更是六国旧贵族,哪里能代表得了普通民夫们。

秦国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在后世对此公认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秦朝□□,此时看过部分秦律,知晓秦朝法律并不算严苛后,贺嫣嫣却不再认同后世的说法了。

此时,贺嫣嫣倒是觉得秦亡的原因估计就是嬴政去世后,胡亥的能力不足以执掌天下,有能力的文武大臣如蒙氏兄弟、章邯、李斯等等都被胡亥自己杀戮殆尽,简直是自毁长城!

还有便是嬴政自己也白担了暴君的骂名,留下的六国旧贵族太多,以至于他一驾崩什么蛇鬼牛神都出来了。

春秋战国混战数百年,嬴政一朝将之统一,那些意图复辟的旧贵族肯定不是这么几年能消失的。

当然,如果再给嬴政几十年,或者十几年时间,他未必不能处理好这些隐患,可是天不假年……

看着面前目光悠远,面色冷峻,似乎沉浸在回忆之中的嬴政,贺嫣嫣不禁有了几分同情。

现在想来嬴政虽登临至尊之位,他的运气实在不算好,人生亦是几多曲折。

尚在腹中之时,亲爹为了逃回秦国丢下他的生母赵姬和还未出生的他,在赵国成长至九岁。

秦赵两国因为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四十万降将而关系紧张,说是赵国视秦国为死敌也不为过,赵人本能仇视秦人,身为秦王曾孙,滞留赵国的质子,得受了多少欺凌?

九岁被迎回秦国,生父已经有了新欢和爱子,比起一个从未见过的儿子,另一个却是自己养在身边看着长大的儿子,哪个亲还用说么?再加上赵秦两国文字、语言皆不同,在赵国无人教导,对宫廷礼仪半点不通,骤然来到秦宫,嬴政的生活想来不会太美好。

及至十三岁,刚刚登上秦王之位的亲爹驾崩的突然,一朝大权在握,却还得看吕不韦的脸色。自己就是因他才有闲言碎语,却还得向人家叫一声仲父,吕不韦大权在握,迟迟不肯还政于他,从后来吕不韦的悲催结局就可以看出他此时有多恨了。

唯一曾经对他好过的生母赵姬,回到秦宫后迅速被骄奢的生活腐蚀,与吕不韦

、嫪毐不干不净。这便罢了,毕竟才二三十就守寡,先秦这时候还比较开放,若只是如此嬴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

不想赵姬脑子实在不够清醒,竟然与嫪毐弄出两个私生子来,还欲密谋害死嬴政扶私生子上位。真不知道她脑子里想什么,当秦国宗室是吃干饭的吗?

所以,嬴政性格冷酷不是没有原因的,童年的磨难、少年时期的压抑、母亲的背叛、常年连年征战的心性和位高权重的位子让他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想到最后,与他有几十年相伴之谊的赵高、说得上君臣相得的李斯、甚为疼爱的幼子胡亥尽皆背叛了他,贺嫣嫣一时间多愁善感的简直要流出同情的泪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