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爷俩在仪门并未等多久,就被满头大汗的衙役,叫进了大堂。
“堂下何人?消息是否属实!”王金焱一拍惊堂木。
爷孙俩跪着回话。
“禀大人,小人是林山县东街巷人士,上次您来还来过我家接过宝淑小姐。”于老头微微抬了抬头。
“哦?你们怎么这副模样。”上次见的时候虽然穿着旧衣,但身上是干干净净的,而不是这般……这般逃难的惨样。
“大人,这话说来话长,这是我孙子宝蛋,今年去了府城考府试……”
“重点!”他可不是来闲聊家常的。
“回来途中遇上了两拨流民,大约有五六十人。当时距县里已经不远了。”
“还有何凭证?光是嘴说无凭。”
于俊麟接过他爷的话头:“大人,小人过了府试,凭证就在身上,但县里却迟迟没人前来报喜,大人何不想想这是为何?”不待他爹说话,他立即又道,“唯一说的过去的就是流民拦截。这喜信是有专门的驿站传递的,匪徒之类碍于官府是不会拦截的,也就是那些无知的亡命之徒才会无视官府声威,为了活下去他们没什么干不出来的。”
“这个理由有点牵强。”虽然报信的人一直没来但也不能断定流民所为。
“大人,我们是跟着镖局走的,镖局走的慢,而报信的人是骑马走的,应该比我们先到几天,可偏偏却一直没到。大人,这绝对是流民所为,而且是顺着林山县来的,其他地方干旱更为严重。”于俊麟急迫道,要不是他在路上见过流民他也不会把两者联想到一起。可这事是真实的,并不是他们捏造的。
“是啊,大人,您看我们这副样子,就是碰上了流民,千辛万苦才跑回来的。咱们普通庄户人家造谣又有什么用呢。”于老头指了指身上,努力解释。
王金焱接过童生证明,仔细一看确实是今次的证明,日期也没错,他其实希望这件事是假的,但这俩人又说的言辞凿凿,顿时心里有些摇摆不定,这件事的真实性到底有几分,会不会是为了搅乱林山县而妖言惑众,可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普通庄户人家又有什么理由造谣呢。
愁啊愁啊,又有麻烦事找上门,他是真的不愿管事,但这事又涉及到他的人身安全,还得谨慎,算了,还是信一点,先派人去查探一番再做决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本官知道了,这就派人前去查探,要是情况不属,你俩就等着挨板子吧。”
他把证明还给于俊麟,嘱咐一旁的衙役道:“你去查探一番,若是有流民,就赶紧回来禀报,不得耽搁。”
“是。”那衙役领命而去。
“大人,还请先做准备,流民一来再做应对措施就来不及了。”于俊麟着急喊道。
“不急,不急。待人回来再议,退堂吧。”
“大人……大人……”完了,他爹虽然当做一件事来办,却又不怎么重视,还抱有一切往好发展的幻想。
这怎么办,他爹犟起来谁也劝不动,难道,林山县就要沦陷了吗?不行,他还得想想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恢复正常一天一更,小天使们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