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赶路

“没事儿,爷爷,我们天黑前要找到人家借宿,赶快点没坏处。”

“那你抓好了,不舒服就叫我一声,咱们也可以歇一歇。”

“嗯。”

就这样白天赶路晚上借宿,有些时候借不了宿就找个破庙、树林对付一阵,过了十几天终于快到了广阳府。

“宝蛋,我们在这儿破庙里先过一夜,明天一早就赶路,下午就能到了。”于老头抓了抓好几天没洗的头发,侧头问道。

“好。”

这几天路上一直没有可以借宿的人家,明明靠近府城,却人烟越发稀少,有几户人家无论恳求多久也是不敢留宿外人,这里的人警惕性也太强了。

他已经快没人样了,澡也好几天没洗了,要是夏天这得熏死,背上一抓就是一把黑泥,太埋汰了,真希望明天进了府城能找家客栈舒舒服服的洗个澡。

这是一间破庙,也不知道是城隍庙还是观音庙,正中台上已经没有佛像了,屋檐也破了防不住雨,但还好墙角可以挡风。最幸运的是门槛也被拆了,正好马车可以进去,不用餐风露宿了。

于老头把被褥从车上拿下,铺在角落背风处,于俊麟帮忙搜集了点干柴堆在一起,生了堆火,那匹马见着火光还远远地拉着车厢避开,直到感觉温暖才又靠了过来。

晚上吃了点干粮,他爷就裹着被子睡了,他就着火堆还得看书,这次府试可没县试那么有运气了,府试要考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

帖经他是不怵的,杂文他练的也还可以,张先生说他的杂文不能说多好,但十个人里头他能排第三,偶尔第二。

至于策论,怎么说呢,他学了五个多月,在策论上的心思花的最多,练的最多,但就像是一窍难通似的,写出来的策论不说较好,就是一般也够不上,明明他用典,用词都不错,逻辑也算通,但就是让人无法眼前一亮。

字的问题他想有些原因,他这小身子,写点字还是能好好写的,就是字数多了容易腕酸,一酸,他的字就有些潦草,不过随着年岁渐大,还是能克服的。其余问题就是张先生也说不好,就是没有让人想一读的欲望。

他现在手上的是历代府试出彩的策论,是张先生费了老大力气走了门路得来的,他非常感谢先生,也很珍惜这本书。这上面的策论,他一路上都在琢磨其中的奥妙。

夜很安静,只有火苗噼啪爆裂的声音。

突然远处传来了喧闹的人声和女子挣扎的哭喊声。

他放下书本,谨慎地凑到门缝里盯着。

他们原来赶路的那条道上,有一伙人举着火把,为首的两个像是头领的骑着马,马上还横握着两个女子,后头大约有七八个小弟,各个手上拿着长刀,火光一闪还隐约蘸着血。

只听得其中一个跟班轻蔑地说道:“这人也是痴情,硬生生地从他们村里追了过来,可还不是做了我的刀下鬼真是无用。他那娇滴滴的媳妇和妹子就归我们享用了,哈哈哈。”

“说啥呢,得让老大先用,咱们不着急。”

“好久没见这么好的货色了,等兄弟们都享用后,命大点的再卖到窑子里,还能挣一笔。”

“老大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