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追踪

于俊麟吃完包子,和林三叔打了声招呼就往回走。

天色还早,街上才开始有来买货的百姓,街道也开始喧闹起来。

这条街名为福顺街,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只是随着叫罢了,久而久之也不在意了,名字有什么重要的。不过这条街倒是一直如它的名字一样,在这儿无论是做生意的还是卖货的都一直顺顺当当,福福气气的。随之而来,这条街就吸引了许多商人,铺子开得密密麻麻,过道上也被杂乱摆放的摊子占满了,地上也是各种残渣碎屑,爱干净的人只能踮着脚侧身过去。

于俊麟抬起脚跨过一堆狗屎,往右几步又碰见一滩水迹,绕过水迹,看见一只驴子过街,他靠着摊子连忙绕道,那驴子走过时还想闻他的脸,他立马蹲下,这躲躲闪闪倒觉得这条街好玩至极。

他以前从不觉得,只认为它脏乱差,希望官府早点能把这一条街清理赶紧。现在心境不一样,看到的也就不一样了。

他左瞅瞅右瞧瞧,与记忆中的人与物进行着对比,时不时做出一副点头摇头的模样。

比如那家店的小二左脸上有个痦子,一直找不到媳妇。卖酒那家的酒总是缺斤少两,不久后就被人砸了铺子。那个小媳妇与婆婆关系不好,被婆婆辱骂,娘家人打上了门,两家人成了笑柄。

还有那边那个买肉的汉子……咦?莫名地眼熟啊。

于俊麟看着他的面容,露出疑惑的神色,他抬抬脚朝着那人的方向走了两步,又顿住不动。心里有些怪异,他绝对见过他,而且是在什么重要的场合,这太奇怪了,怎么会有这种反应,他一定是忘记了些什么。

于俊麟偷摸地跟在那汉子身后,那汉子在张记利落地买了东西后,行色匆匆地未曾停留,转身就溜进一条小巷。

于俊麟停在巷口,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算个什么事,他怎么好奇心这般重,奶还等着他回家呢,还管别人的闲事,真是该打。

挪挪脚步打算离开,忽然听到一些闲言碎语。

“最近的拐子实在是太猖狂了,县太爷派了衙役去追查抓捕,到了也没信。”甲夹了一块猪肉送入口中,闲口提到。

“不是自己的娃就是不上心,算了算了,不聊这些了,诶,你上次带来的酱牛肉是在哪买的……”。乙抿了口小酒问道。

拐子……县太爷……自己的娃……

灵光乍现,他突然记起了一桩案件。

有段时间,林山县的拐子突然多了起来,三天之内就有七八户人家报官,县太爷也在追查,发动了众多衙役去各个店铺,码头,巷道,后山寻,还张贴了告示。可是却没什么效果,本来这件事寻不到就成悬案了结了,但是正当遍寻不到准备结案之时,有人当着人家母亲的面抢走了县太爷家的小姑娘,县太爷夫人当时就晕了过去,得知此时的县令老爷怒不可遏,惊堂木都拍断了几块。

可怜县太爷中年得女,千里良田一株苗,好好呵护还来不及,竟然让人抢了去,简直是让人剜了心窝子。盛怒之下的王县令冷静下来想了想,认为这起案件与之前的拐卖儿童案是同一起,只是没想到人贩子的胆子那么大,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

于是他对之前的案件高度重视,雷厉风行,追查到底,因缘巧合之下破获了大型儿童拐卖案。但却没找着女儿,直到那抢人者自己投案,才发现那人是其中一个被拐孩童的父亲。

他认为县令对案件敷衍,没有足够重视,而为了让县令重视,他兵行险招,抢了人家的女儿。直到他的儿子被解救回来,他才放了小姑娘自己投案了。

那个汉子的案件审理的时候,爹娘还带着自己去看过热闹,所以认得他。

本来从法理上讲,抢人者有罪,但情理上,从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在乎角度出发,虽然方法不对,但还是能值得理解,放轻处理,徒一年。

但可惜的是那个小姑娘因为惊慌失措,试图逃跑,但逃跑不当,从小山坡跌下,小小年纪就留下了跛脚的病根。

因此王县令作为一个父亲,判了他□□三年。而那男子也心甘情愿地认了罪状,画了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