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

蔡敏敏听了这话,又在地上坐了一会儿,才慢悠悠爬起来,用手扒拉着被奶奶弄乱的头发,心里想着,今天无论如何是要洗个头了。

看了一眼窗外,只见蔡鸿程正扒拉着窗框,脸贴在玻璃上使劲往里看。蔡敏敏冷笑着扯了嘴角朝着蔡鸿程一笑。

蔡鸿程浑身一毛,哪还敢再看,松了手,从板凳上跳下来,慌里慌张地跑了。

吴来弟骂骂咧咧地走出房间,“小丫头上什么学,整天学不三不四的东西,能当饭吃?什么都没学会,光练了个嘴皮子!这还念什么书,还不如早点回家干活!真是有钱没处去!”

蔡敏敏听着她的话,却是想到了那个已经离家好几年的小姑姑蔡如芳。或许,奶奶还不知道这个老是跟她作对,非要读书的小女儿,早已经考上了大专,快要毕业成为公务员了。因为每次蔡如芳寄回来的信上都是寥寥数笔,报个平安而已。对于只报平安不寄钱的蔡如芳,吴来弟是诸多怨言,年纪已经不小,可又不着家,也没人知道她在外面到底干什么,总是有人说她那个小女儿在外头做见不得人的事,每次听到,吴来弟是真想把这个小女儿在生下来那会儿就掐死算了。

蔡敏敏扎好了头发,走到门外,这才发现大门口堆满了树枝,吴来弟正忙着把树枝要堆到阳台下,干得是热火朝天。

蔡敏敏也知道吴来弟是典型的劳动人民,能吃苦,肯做事,舍得花力气。当年一场浩劫波及到农村的时候,爷爷蔡东仁被陷害,关进了另一个镇上的农场改造,这一关就是好几年,那么些年,全靠吴来弟一手操持,带大了这么几个孩子。

后来蔡东仁被平反,作为补偿,答应他把其中一个孩子送到市里的国营纺织厂做学徒工。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老大老二老三都想去。蔡敏敏的爸爸是老大,当时都26了,大龄男青年,可因为爷爷的事一直没娶上媳妇,家里是真穷。老二,蔡敏敏的二叔,年龄也只比老大小两岁,但是人活络,嘴巴能说,就是不爱干活,吊儿郎当的,当时已经处上了对象,就等着能去国营纺织厂当工人,立马就去领证。老三,蔡敏敏的小叔,读完了初中,即便考上了高中,可名额还是给了别人,因为没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清白,一直憋屈在家的小叔非常希望能去市里闯一闯。

最后,这好处落到了蔡敏敏的爸爸头上,成了国营纺织厂的学徒工,之后很快跟厂里的一个姑娘,也就是蔡敏敏的妈处上了对象,然后结了婚,不久之后就有了蔡敏敏。

而老二和老三因为这分配工作的事,都对爸妈有点怨恨,老二的对象黄了,直接再也没理过他们,现如今一前一后的房子住着,老二都没叫过一声爸妈。而老三直接离家出走了,说是去打工了,之后就收到信,说老三因为投机倒把被抓了起来,要钱把他保释出来。奶奶哭了半天,直接说不要这个儿子了。之后,再也没听到老三的消息了。

蔡敏敏却是知道,自己的三叔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在c市重新来过,站稳了脚跟。可他恨当年爸妈的绝情,所以这么些年一直都没回来看过。

而家里唯一跟吴来弟相处得好的,或许就只有她那个大女儿蔡如芬,跟吴来弟差不多性格,爱贪小财,又尖酸刻薄。因为就在隔壁村,半个小时的工夫,就能回到娘家来。蔡伟良还在世的时候,蔡如芬是没少来。毕竟在纺织厂工作,郑巧惠偶尔能顺回来一两块布。吴来弟就偷摸藏起来,等着蔡如芬回来的时候,再给她。当时,那可是亲亲热热的两家人,左一个妈,右一个大哥大嫂,做了什么野菜团团,野葱饼都会送过来,当然肉是没有的。

后来,郑巧惠下岗了,而蔡伟良又去世了,这大哥大嫂家境况直下,这蔡如芬就鲜少回来了,毕竟没什么便宜可占了,一向给她好处的妈也朝着她要钱了,她当然不能吃这么个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