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雇工人

“娘,建国说了,明年就申请让我去随军,到时我跟他去了部队,跟高家这一档子人接触也就少了,到时也就没这些糟心事了。”

肖苒记得上辈子高建国是在结婚的第二年夏天,跟她说的让她去随军,那会儿她性子拗,死活不跟他去部队,这事才一直搁置到他们离婚前才再次被提起。

听到闺女这么说,沈巧梅这才放下了一半的心。

当天晚上,肖苒给高建国写了他离开后的第一封信,信里除了几句问候语外,还把上次丢镜子的事和这次吴桂花来闹事的事都写了进去,不偏不倚也没有添油加醋,唯独隐瞒了买饼干的事。在信的最后她还嘱咐高建国,下次再给家里寄工资时,要记得给她也寄一份,寄到石磨村。

沈巧梅只在炕上躺了一天就躺不住了,她不顾肖苒的劝阻,非要下炕和她一起做头花。

肖苒看实在劝不过,就随她去了,好在做头花也不累,不然她说什么也不会让沈巧梅干活的。

但目前只靠她们两个人的双手做活还是太慢了,时间久了根本不可能供的上货。

肖苒想到上次二奶奶站出来帮她说话的事,心里有了主意。

肖苒的爷爷和她二爷爷是堂兄弟,经过风雨动荡的几年后,在石磨村姓肖的就剩下他们两家了,两家人平时走动的也勤快,跟肖苒家一脉单传不同的是,肖二爷家人丁兴旺,肖二爷爷有两个儿子,儿子下边又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

现在两个孙女都出嫁了,嫁的人家也不错,三个孙子里有两个娶了媳妇,还有一个才十几岁,还在上初中,好像是和高欢月一个班。

肖苒就是打的她二爷爷家这两位堂嫂子的主意,现在的女性不管是谁都多少会两手针线活。所以她打算雇这两位堂嫂干活,都是自家人,她用着也放心。

得了空,肖苒就去了她二爷爷家串门,她把两位堂嫂叫到一起,讲明了来意。

她出材料,两位堂嫂加工,每做好一个头花,她给三分钱的手工费。

两位堂嫂一听有这好事,自然是非常乐意干的,她们手里都麻利做活也快,这一天下来,每人怎么也能做三十来个吧,这一个月下来就是二三十块钱,比城里的正式工人都不差。

肖苒看两人肯做,当场就教会了她们做法。她只教会了头花的做法,布偶的做法却没教给她们。

布偶定价相对高些,市场需求也小,肖苒和沈巧梅两个人就能做过来,没必要把所有技术都外传。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下午调节了一下章节字数,有看着内容不全的宝宝回看一下上一章就好了,上一章由一千多字改为两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