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没过几日,山西来信,康熙亲自送信到慈宁宫。翠花公主正陪着太皇太后喝茶,太皇太后见了,借口想吃公主做的艾窝窝,打发公主出去。翠花本就猜测是皇娘来信,嘴上答应,站起身来,自己往小厨房去了,悄悄留下一个十来岁没拢头的小丫头。这小丫头是打盛京带来的家生子,祖祖辈辈都在瓜尔佳氏旗下,是额驸留给公主奴仆中,最忠心的一支。这丫头小名叫鸳鸯,最是聪明灵秀。趁人不备,一转身,躲到窗帘儿后头,竖起耳朵听康熙与太皇太后说话。

信果然是金夫人拆人送来的,只说是到了山西地界,已经上了五台山,在半山腰买了当地一所四方宅院住下。等稍事安顿,便上山拜佛斋僧去。

太皇太后双手合十,唱一句佛号,道:“如此便好。他们能好好的过日子,哀家也能放心一些。”康熙也跟着感叹,“孙儿何尝不是这般想呢。”

二人不再就信多说,闲话家常起来。鸳鸯丫头到底年纪小,听不懂二人话内之音,架不住她记性好,把太皇太后与康熙的话记下来。趁着公主带着人送点心,打帘子后头悄悄出来,跟上来,众人除了她娘紧跟着公主,发现闺女小动作,其他人,竟未留意。

到了晚上,鸳鸯趁着公主休息时候,悄悄咬着耳朵,把今天听到的一字不差背下来,鸳鸯她娘还要揪着闺女耳朵骂,翠花公主笑笑,“小孩子,调皮点儿有什么不好。”说着,感慨,“额驸若是能给本宫留个一儿半女,指不定,比她还皮呢。”说着说着,竟流下泪来。

屋里人看了,急忙上前抚慰。好容易把翠花公主安抚住了,躺下盖了薄被子睡着。鸳鸯她娘方才揪着闺女耳朵把人叫出来,到廊下低声骂道:“姑奶奶你消停点儿吧。今天这是没叫人瞧见,要不然,还要命不要了?”

鸳鸯冷哼,小声道:“公主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鸳鸯娘气急,却也无可奈何。鸳鸯反道:“你们就知道让公主好好讨好太皇太后,你们哪儿知道公主多不容易。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原先额驸去世时候,是怎么嘱咐你们好好伺候公主的。你们倒好,为了自己个儿过的开心,不管公主是不是开心了。有你们这么做人奴才的。”说完,绕过她娘,自己回屋去了。鸳鸯娘给说的面红耳赤,无话可答,只得低声骂道:“小兔崽子,早晚得被你害死。”说完,到厢房自去睡了。

又过几日,翠花公主来启祥宫串门儿。李安安刚从长春宫伺候皇后回来,带来一篮子鲜桃。看见翠花公主来了,忙叫葱香取一盘,洗干净了送来。翠花公主见来了鲜桃,问:“这才五月,就有桃子了?”

李安安笑说,:“可不是,五月桃,新下的。本来启祥宫是分不到的,因主子娘娘如今不能多吃,只尝了一口,便都给我带来了。”

翠花冷笑,“一篮子桃就打发你了。什么时候嫔位主这般没见过世面了。”又见李安安拿着一只桃子生啃,也不切一切,嫌弃不已,“瞧着小家子气的,这都入关多少年了,一点儿也不知道讲究。一瞧就是素日不得宠的。你有日子没陪过皇上了吧?”

佳慧正在跟前奉茶,听了这话,手上一顿,茶水便有些泼了出来,连忙稳住告罪。

翠花不理,只对李安安道:“你这样吧,跟前儿奴才也这样,傻啦吧唧,没一个灵秀的。”

李安安正色,“公主跟我笑闹,我只当是咱们说笑。何苦拿丫头们出气。她们祖宗也是当年跟着先帝爷入关的,说起来,没几家不是亲戚。骂多了,谁脸上都不好看。”

说得翠花公主脸上讪讪的,李安安也不理她,独自啃了一个桃子。拿来帕子擦擦手,吩咐佳慧,“取几个桃子给惠嫔、荣嫔、端嫔送去,她们宫里有小主子。别忘了说,桃子小孩子不可多吃。”佳慧应了,叫进来一个小太监,分好了让他一一送去。

李安安又吩咐几件事,看看天色不早,对葱香说道:“今个儿中午吃饺子,韭菜鸡蛋馅儿的。”

翠花在旁说道:“多放些姜,本宫最爱吃了。”

李安安瞥公主一眼,心道:还真当你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