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官动

姚太师背后的清流自然是站在恒帝这边,他们虽没什么实权,但人数众多,力量不容小觑。

出人意料的是,左相周维功这次也旗帜鲜明地支持了恒帝,朝堂形势瞬间呈一边倒的态势。

姚尚哲正月十二上任,正月十三便上了举荐官员的折子,正月十四早朝,恒帝令姚尚哲宣读官员的任命旨意。

此次官员变动之大,动作之快,是盛元开国以来都不曾有过的。朝中四品以上大员的位子就空出来十名,前一阵子获罪的七人,致仕的两人,工部尚书因父亲去世,要丁忧三年,他的位子也要找人顶上。四品以下官员,也空出来将近二十个。

四品以上官员,此次提拔的都是清流和周相的人,刘氏的人连一个位子都没捞到。朝中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中立派,也得到了重用。

朝廷还启用了不少新人,这些人原本也有功名在身,但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有的还在盛元国偏远的小城任职,这次也由吏部举荐,被破格提拔上来。

众人心知肚明,被启用的新人里,绝大多数都是轩王的人。看来轩王人虽然离了京,但他的势力,却高调的杀回了盛元朝堂。

直到此刻,刘泽才算是回过味来,夏璟轩的确使的一番好手段,表面上图的是刘兴等人的性命,实际上却是虚晃一枪,借着皇帝的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般的夺取了六部的实权,还和周维功联手,摆了自己一道。真没想到,自己会输给这么一个黄口小儿。

从年前京中官员的落马,到年后朝堂的重新洗牌,盛元国官场可谓是经历了一次地动山摇。

这还是两方第一次正面交锋,原来刘氏和轩王虽然斗得你死我活,但都是在私下。这一番争斗,轩王出其不意、兵贵神速,短短时间便完败刘氏,大获全胜。

但刘家岂能轻易就被打败,就在不久之后的春天,他们又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以更加疯狂的态势反扑回来。

据后面的史书记载,恒帝二十八年冬天的这场交锋,是轩王的出山之战,年仅二十二岁的轩王爷,一战成名,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拉开了盛元国历时六年夺嫡斗争的序幕。

正月十五,上元节,午后,京里的好消息传回安荣,夏璟轩松了一口气,兴冲冲的回了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