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将她自己的老公硬生生的变成一个‘盼子魔’。
古盼娣娘家大姐叫古招娣,二姐叫古引娣,她自己是老三,四妹叫古来娣,最后一个宝贝弟弟叫古疙瘩。
她是在最困难时期——1960年空着手嫁过来,嫁入莫家后,她就跟正热呼儿的老公说:最喜欢婆婆能生儿子,她最想生儿子了。
然而当时饭都吃不饱,莫奶奶是天天在夜里骂着不许闹腾,早点睡之类的话。
没有那事,古盼娣自然怀不了孩子。
到了次年才偷偷摸摸的怀上了,被莫奶奶一连骂了好几天,不过当时莫家只有一个大孙子——莫大宝,到底没有让打掉,1962年莫兰兰就被生下来了。
莫家奶奶是挺能生儿子的,一口气生下了三个——老大莫随军、老二莫从军、老三莫红军,最后才慢悠悠的生下一个老来女——莫幼枝。
“……干嘛不等等我啊?”莫大宝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报怨着。
“你不是追上来了吗?”莫兰兰嗔他一眼。
莫大宝摸摸脑袋,问道:“就是问问你,你跳级上三年级,能不能听得懂啊?听不懂就去一年级吧。”
“放心吧,你是个好老师,之前教我的,我都会了呢。”莫兰兰从书包里摸出一把烤玉米粒给他。从大宝八岁开始上学起,一放学她就挨过去,哥哥长哥哥短的,让大宝教她认字。
“不要,你自己吃吧。”莫大宝摆摆手,表示不吃,同样想起当小老师的情景,当时他伸出脏兮兮的手捏了捏大堂妹的白净小脸蛋,当小老师,好像挺好玩的,他没有亲妹妹,只有与他争宠的亲弟弟——小宝,本来就稀罕这个大堂妹,便点头同意了,心底还乐淘淘的。
“放心,还有呢。啊,张嘴。”莫兰兰不由分说的拉着大宝的粗布短褂衣领,垫起脚,送入他的嘴里。从她能下地走动后,她就没有缺过吃喝。
无非是一个‘偷’字,从偷奶奶藏起来的吃食,到偷大队里的粮食,还会上山去偷公家的活物。
唉,莫兰兰也不想的啊,只是她不偷就吃不饱啦。
别看她爸爸老实巴交的,她妈妈胆小怯懦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有些魔怔了吧,一般人家,有了三个儿子,也就不那么稀罕儿子了吧,可他们不,他们光光宠着现有的三个儿子,还会在夜间造儿子,口口声声说再生两个儿子,一定要家里儿子比女儿多。
极品!
奇葩!!
如果不是她在开学那一天分别给她爸爸与妈妈催眠了,那是不会有机会去上学啦,这还是不必二房出那一块钱的学费呢,还是掌握着经济大权的奶奶出得钱呢。
奶奶嘴上不乐意,骂骂咧咧的,可还是将那块钱一同给了大孙子莫大宝拿着,毕竟这个大孙女是个有福气的,每个月都能从后山捡到野物,不是兔子就是野鸡,一家子都能打打牙祭。
当时,莫兰兰就同莫大宝说要直接跳到三年级,莫大宝想想大堂妹‘过耳不忘’的本事,也就点头同意了。要跳级时,也没有要找谁谁谁考试,直接找了三年级老师交了学费就成。
堂兄妹们说说笑笑就到了家。
这一带的房屋结构,类似于四合院,只不过乡下地方没有设门房,都是用土坯自建成一间灶房和一间柴房,茅房是用毛草搭起来的,放在后院菜园子中间。
莫家也是如此,但莫家的屋子,是真正的砖瓦房,是早几年莫大姑家(莫老头嫁去县城的妹妹)帮衬着建成的,不大,就七间屋。
莫大姑家之所以愿意帮衬弟弟家,那是因为当年三年灾害时,城里的粮食供应不足,莫家背靠着山,从牙齿缝里挤出一点口粮给城里的莫大姑家送去。
老大莫随军一家四口跟莫家二老住在正房的左右两间屋,正房中间的那一间是正堂,平常用来吃饭与待客之用。
东边的两间屋住着老三莫红军一家四口与没出嫁的老来女莫幼枝。
西边的两间屋住着老三莫从军一家九口。
本来老二莫从军一家子也只占一间房的,另一间房是放家中的红薯玉米高粱等等粮食的。
后来不是二房的孩子越生越多吗?
不是二房为老莫家添了三个宝贝孙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