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良善徐家村村长

重回火红年代 春海棠 1834 字 2024-04-21

你一斤,我一斤,也有两三家人合买的,零零碎碎,一下八十个碗换了出去,共换回十七斤粮食,有大豆红薯山药,还有半只熏兔。

这半只熏兔是那个老头给的,许是心疼两个娃儿。

也有心善的村民,换的时候秤头多压了一些,所以最终一称,十七斤粗粮。

孟家父子和钱雪,那是相当满意了。

“这位大伯是徐家村的村长吧,我这里还有攒下的五块钱,想再跟你们村里买点粮食,不知您是否愿意。”

孟玉坤从棉袄内兜里摸出一沓钱,一角两角的,他数了数,正好五块钱,递到老头手里,恳求道。

“这……”老头想拒绝,可看到孟向东和钱雪一脸眼巴巴的,一咬牙应下了。

“不过价钱不能按集市上的来,二角钱一斤粗粮,你愿不愿意,我换给你。”

“愿意,愿意,大伯心善。”孟玉坤一叠声应下。

老头拿了五块钱,慢悠悠进了村,三人就坐在大磨盘上等着。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看到老头拎着两个布袋子走了过来,孟玉坤忙上前接了。

“这里是十斤玉米粒,这里是十五斤红薯。”

“大伯,谢谢您,谢谢您。”孟玉坤眼都红了,忙招手叫过两个孩子,让他们给老头鞠躬感谢。

这些粮食,老人家半卖半送,给了他们,是份天大的人情,在这年月,能救上两家人了。

孟玉坤带着两个孩子,不住口地道谢,等老头身影消失在了村里小道上,才挑起筐篓离开。

“爸,这位大伯伯,给了我们十斤玉米粒呢,这可比红薯难得多了。”孟向东笑道。

“嗯,向东,等我们缓过来了,再给这徐家村村长送份礼还人情吧。他是可怜你们两个娃了。”孟玉坤道。

“要的,要的。”孟向东忙应下。

“我也送,大礼。”钱雪双手环抱,比了个很大的手势。

“阿雪真懂事。”孟玉坤摸摸她小脑袋。

“叔,下一个村子还要去吗?”钱雪问。

“去,下个村子是鸡头村,山路比较难走,这鸡头村属于康家县范围了。我们加把劲,一个半小时来回,把剩下这些碗换了赶紧回家。”孟玉坤心情非常不错,说笑间把钱雪又重新挑上了,“山里人家,还是藏着些粗粮的,日子也比我们那边好过。”

“这要看村长开明不开明了,要是……”孟向东顿了下,“不过粗粮肯定有。”

顺着徐家村村民给他们指点过的路径,翻过后山,前面出现一道崖壁,壁立十几丈,藤蔓垂生,崖石嶙峋,上架一道藤梯,往来上下。

钱雪站在崖前,嘴巴张成了圆形。

藤梯是用十几股藤蔓编成的辫子,中加横木杠,首尾固定在大石上,粗略数一下,得有三四十级横木杠,如同通天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