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他睡着了,她起身打开薄羽锦被轻轻搭在他身上,不经意扫过他平静的龙颜,心口发热起来——
宽额玉面,鼻梁如刀削,唇深红,卸下平日的英武之气,平添几分温润如玉的气度,真乃凤龙之姿。
“先是朕的小将军,后是朕的两位皇子,你都看不上,呵。”李纯忽然睁开黑沉如海的眸子,“朕看不出那位张郎君哪里出挑。”
张郎君?
谢若耶愣了一会儿才知道他指的是张驰,也不好否认:“各花入各眼。”
不想再扰他的睡眠,抬手放下床幔纱帘,轻轻地退了出去。
李纯并没承诺什么,可她信他的话,李恒看不上她,李宁不需要宫女,她不会沦为皇子皇子初夜行幸的女官。
据说后来这些人都不会得到宠爱,有子嗣的还好,若没有的,就守着个女官的名头在宫中孤苦终老一生,连出去的可能都没有。
一朝承恩露,半生是凄凉。
哪怕一想,都会吓的一身冷汗,谢若耶蹑手蹑脚地摸黑躺下,一直到晨钟响起都没睡着。
三日后,宣政殿。
“启奏陛下,成德王承宗再三来催,请陛下下旨允许他承袭节度使之位。”李绛奏报。
李纯早就看到奏折,他早就看不惯成德节度使在河北三镇称王称霸,一直有剿灭之意,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南方却饥馑成灾,他犹豫再三,还是拿不定主意。
宗正少卿李拭奏道:“神策军操练多年,更有吐突中尉这样的忠贞之臣统领,若再调几路军马给他指使,只会战无不克,攻无不胜。”
李纯凤目斜睨着他,默然良久:“朕再等等。”
下朝之后,他对跟随前来的重臣裴洎、武元衡、李绛、裴度道:“李拭奸臣,他知我有意重用吐突仁贞,故意迎合我意,以后不可重用。”
众臣松了口气。
“深之。”李纯忽然想起一事,温声道:“仁贞在安国寺立了一块‘圣德碑’,正缺碑文,你来执笔如何?”
“朕出一万串私钱作为酬劳。”
李绛早听说突吐承璀大肆翻修安国寺,建了个和玄宗皇帝一样高大的石碑,还没来得及弹劾,遂皱眉道:“尧舜禹汤,谁给自己立过碑文歌功颂德,秦王嬴政灭了六国之后,每到一处都要在石头上刻下自大的话,不知陛下想效仿哪位?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杜秋娘,忽然想起来了,这里扯两句,有人说李纯和杜秋娘才是真爱,你看李纯的后宫只有三个人有名分,一个是他的正妃郭氏,他老爹给他娶的,按辈分还是他的表姑母,一个是纪美人,估计就是到了一定年龄练习房事的那种侍妾出身,有幸一次怀孕,母凭子贵的那种,另一位就是杜秋娘了,这位在正史上的记载语焉不详,考据全靠几个文人留下的片言只语。
令人费解的是,杜秋娘在大和年间被赐归故里,又老又贫,完全无所依靠,这点——完全跟皇家对待帝王的女人套路很不一样,历史上估计找不到第二个,侍奉过皇帝的女人,若无子嗣,不是被分去守陵就是出家为大行皇帝祈福,李纯的子孙再不孝,也不会把他爷爷睡过的女人放到民间去吧,李唐还没开放到这种程度。
就算她后来犯了错,也只可能一条路可走,就是赐死,“赐归故里”简直就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还有一个更直接的,杜秋后来成为宪宗孙子李凑的养母,这辈分太不和情理,也说不通。
所以,蠢作逆推起来,唯一的可能就是当年宪宗的《起居录》上根本没有宠幸这位歌妓出身的女子的记录,从她没有子女这一点上是不是也可以佐证这点儿呢,宪宗子嗣还挺兴旺的。
那么秋妃这个封号,可能和当时宫里宋氏五姐妹一样,只是后宫众多才女中的一名,负责做文秘类的事情,负责教养皇子、皇女,却不负责被皇帝临幸。
因为就算在唐朝,歌妓这种出身也是硬伤,作为皇帝的李纯,本身就比较克己,没有染指她也是可能的。
随便扯扯,也请各位随便看看,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