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不多的记忆中,这位石姨娘一直体弱多病,近年更是愈发严重,慕氏就此免了裴薇的请安,拨了不少药材过去,让她能专心侍疾,久而久之,这母女俩比起时常上蹿下跳的兰姨娘母女,竟仿佛成了府里的隐形人。
所以方才听说六姑娘过来自己这里坐了一会儿,裴皎才会这么惊讶。
愣了一会儿,她才恢复如常,走出了屏风,接过绛云递过来的绡扇,倚在窗边的罗汉床上,不紧不慢地扇着,一面微微阖目等着绛云给自己通头发。
绛云拿了干爽的棉帕子,坐在一旁的锦凳上,开始动作轻柔地替裴皎擦拭那一头乌黑如缎的长发,口中还继续说着:“六姑娘走前还留下了个匣子,说是她跟石姨娘对姑娘您的一点心意,奴婢也不敢擅专,您若是说不能收,等会儿奴婢就送回去。”
裴皎思量着,道不急,说着就让绛云先把匣子拿过来她先看看。
绛云应了声是,片刻后,就从内室捧了个不大不小的木匣出来。
匣身材质是上好的黄花梨木,木色红紫,肌理细腻花纹钱晕如钱,纹理清晰美砚,裴皎在前世时曾经了解过,黄花梨虽易成活,却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成长期。
眼前的匣子的体积并不算小,足以让人辨得出其中的价值。
打开来看,里面居然盛了满满一匣南珠,居然是少见的粉红色合浦珠,每一颗都近乎同样大小,个头匀称,在旁边烛火的辉映下透着淡淡的光泽。
“呀!”
等看清了匣子中的东西,绛云忍不住惊呼了一声,她作为裴皎的大丫鬟,自认这许多年也见过不少好东西,光老爷夫人还有太夫人,每旬给自家姑娘添置的首饰头面就都是上好的,可眼前这般成色,这般大小,又如此数量的南珠,也不由得让她心下感叹,六姑娘这手笔也太大了!
绛云惊叹于匣中的东西,裴皎却更喜欢这匣子本身,原主的爱好兴趣跟她自己差不多,喜欢珠宝华服,但更喜欢珍木和爱宠,想必裴薇也是费心打听了的,才能把这份礼送得如此熨帖,这般手笔,就是不知她想求自己何事了?
合上匣子,裴皎让绛云给她挽了个简单的髻,又随意挑了根簪子插上,开口吩咐道:“你随我去给母亲请安,再让司暖去六妹妹那儿将人请来。”
绛云应下。
===========================
到了慕氏的正院,裴皎正欲掀帘进去,一阵笑声就传入了她耳中,定睛一看,原来屋里不光是慕氏,二婶宋氏跟裴宋也在。
裴宋见到她进来,立马站起身,乖巧地向她行礼:“三姐姐好。”说着,还对着她俏皮地眨了眨眼。
裴皎笑了笑,也偏身回了个礼,又对上首榻上坐着的慕氏与宋氏见礼:“皎皎给母亲请安,见过二婶。”
见她们堂姐妹俩如此和谐有礼,慕氏满意地点了点头,宋氏则笑着开了口:“皎丫头如今出落得也是愈发出色了,这样貌气度,可比我家的这个皮猴儿强多了。”说着就拉了裴皎的手,温和道:“此番上京途中,可要麻烦你这个做姐姐的多多看顾着些小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