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情(三)

女主角[系统] 呵气成霜 3934 字 2024-04-21

次日,倪坤在大队里寻了个精通木工活的族人,与他沟通着简单装修一下三间石屋子。

家里又乱又吵,倪坤便让张淑芬直接带上学费,送他们三个孩子去倪河小学,直接插班进一年级。

倪河小学,解放之前是倪家族学,如今便直接改成了村小学。

族学改村学,学校班级一下子扩了之前的几倍,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有二十来个班级呢。

其中一到三年级,每个年级共有五个班级;

从四年级开始,学生依次减少,变成了三个班级;

五年级只有两个班级;

到了六年级,只剩下一个班级,有一部分是能考上公社中学的好苗子,有一部分是家里有条件。

此外,最大的改变,就是倪家族人与旁姓人家,一样要交学费而已,学校倒也不贵,一年级到三年级,一学期一块,而四年级到六年级,则半学期一块。

之前,是倪家族学,先生是用倪村长用族田每年产出请来的,就一位先生,就三个学问深浅不一的学堂,先生会让学问深的学生去教授学问浅的学生。

当初,凡是倪姓子孙都不必交学费,旁姓子孙过来附学,一要跟老村长打招呼,二要交上一份束脩给族学先生。

先生只是意思意思的收一点束修,因此,附近十里八村,凡是想上进的男孩都会被送过来,多认几个字,出门在外行事也方便些。

不过,没有大毅力之人是坚持不下来的,近的村子只要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曲折山路,远的村子却要走了两三个小时的曲折山路。

有些望子成龙的长辈送背着儿孙来倪家学堂,当然,成果还是有的,识得几个字,出去打工也容易些,还有些更出息的,念了中学去合肥安庆等城里成家立业,当老师、当工人、当医生也不少,还有个别的一路念到了大学,也混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倪家学堂为了迎合远处的学生,开课向来比较迟,十点才正经开课,十点之前是自习课,先生也高坐在学堂,可以自己复习,可以大声诵读,也可以请教先生,也可以当成体育课锻炼身体,打球、跑步、跳绳、跳远、跳高等。

十点正,先生才慢慢腾腾的开始讲当天的新课。

上午,只有两堂四十分钟的课,中间休息十分钟,到了十一半便放学。

住在本村的学生回家吃午饭。

别村的学生的,吃自己带来的在小食堂蒸出来的米饭。

哦,倪家学堂有个小食堂,里头只有一大两小三个灶堂,学生自己拾柴自己烧火,有不放心的家长也会过来盯上几回。

下午呢?

下午是一点开课,也是两堂课,三点不到便就放学了,让住的偏远的学生能早早出发,能在天黑之前回家去。

也有个别学生是寄住在村里。

之前,倪家族学如此行事……如今的倪河小学也是如此行事。

君君、阿健,还有俊杰就这样子插班进了一年级(1)班,这一天,他们没有经验,是站着上了两堂课。

因为学生们是自己带着凳子过来的,每张凳子上都用红漆写上——几年级几班某某某,而满学堂那长长窄窄的桌子是移动不了的,是用砖头砌在地上的,讲究的人家,会在上头加个木板或是一块厚布。

而,这个班上的老师呢?

是倪家族人,之前是在省里高中教英语的,只是运动一起,她丈夫是大学教授,头一批被下放,找了很多关系,才将下放地点改到了老家,她自己也当了返乡知青。

……

情况特殊,这一回,倪楚君也没有提什么要跳级,只乖乖的上一年级。

外头的学校已经进行到‘停课闹革|命’的阶段,只有小学生还有一搭没一搭的上着政|治课。

不过,倪河小学可不许如此呢。

二十几个老师都很严厉,目前老师也是领不到工资,大队长与附近几个村的大队长一沟通一商量,一天给老师们八个公分,空闲时间也可以跟着社员一通下地挣公分。

为了激励学生上进,也有工分奖励呢。

第一名,可以得一百个工分;1名,

第二名,可以得五十个工分;2名,

第三名,可以得三十个工分;3名。

及格奖,五个工分。

……

“军军,放学后要不要去后山?”课间的铃声一响起,便有自来熟的小女孩过来,挨着倪楚君的高背椅,问。

“去后山干嘛?”倪楚君轻轻跳下爸爸给自己做的高背椅,这可是家里唯一一个。

阿健和俊杰是没有的,当时阿健没有说什么,他个性如此,总是想着别人,可俊杰对着张淑芬说也要一张。

张淑芬便去问丈夫,倪坤眉头一皱,低声斥道:“小小男子汉,背在挺的直直的,要什么背椅啊?!姐姐女孩子,才要特别对待。”

俊杰含着两泡泪,望向倪楚君,希望姐姐帮帮他说话,姐姐有时会帮他的,爸爸最喜欢姐姐,会听姐姐的话。

“去学校,让你坐。”倪楚君无声的道。

俊杰是个机灵的,立马垂下眸子,一声不哼,这件事便过去了。

到了晚间,倪楚君小声强调:“去了学校,我们三个人,轮着坐,一人坐一天,行不行?”

“君君,我不轮了,你们一人换一天吧。”阿健却本能的退让,凡是君君和俊杰喜欢的,他便会退让,这也是离家时妈妈教他的,也是倪坤慢慢引导的结果。

“姐姐,要不,我也不要坐了。”见状,俊杰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是受倪坤要让着姐姐的教导。

“听我的,三个人,轮着坐。”倪楚君不高兴的抿嘴,一锤定音道。

之后,换着坐了几回,两个小子真的没了兴致,倪楚君才不再勉强。

……

“去后山捡柴禾啊。”小姑娘瞪着黑黑圆圆的大眼睛,道。

“哦,那去吧。”快要入冬了,这边会下大雪,家里得烧两个炕呢,是要多多备上一些柴,她扭着小细腰,问阿健:“你要不要去?”她心里明白,无论如何阿健总是听自己的,可是她不想直接下命令,这样子会显得自己很娇蛮,像个女配角。

“去吧。多捡些,冬天烧炕用。”显然,阿健比她懂更早担心柴禾的事。

“好,太好了。”小姑娘拍手,高兴道,她靠近倪楚君的目的是为了丁有健,是村会计的小孙女,她也是倪家人,听说这个阿健不是姓倪的,是她可以嫁的男孩,从小她便听奶奶说不能嫁同族之人,她问什么是同族之人?奶奶说就是姓倪的不能嫁……。

倪家那三间石头屋,经过半个来月的装修,已经有点看头,首先是石头屋内通过了电(当初起屋时,村里还没有电的……),然后,有了储蓄杂物的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