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下令文人标注古籍,天下推行标点符号;
其五,令有司建造大型船舰出海寻找大宋尚未发现的食物种籽,今之占城稻、番薯、土豆、玉米、辣椒便是寻回之种连年耕种所得;
其六,太医院专设妇科,并请女子为医官;
其七,以水和泥成水泥,用于建筑房屋、改建马路、修筑水利;
其八,点石成薪,发掘黑石名之煤以为燃料;
其九,烧砂成璃,造了玻璃镜取代铜镜;
其十,点沙成珠,于近海的水域开设养珠场;
……泰祖皇帝雄才大略,胸怀天下。惜乎!”
施禹水感觉到自己嘴唇几乎在哆嗦:“阿翁,泰祖皇帝所行诸项举措,有一项是先祖所为……”
老人大吃一惊,瞪着孙儿,却见孙儿亦是面色苍白,虽是天气尚寒,面上却有汗滴沁出,遂放缓了语气,压低了声音:“哪项?”施禹水定定神,回道:“粮食,先祖寻了南地商人,得到番薯、玉米、土豆三项献给朝廷。”
祖孙二人再次面面相觑。
一种猜测在施禹水脑中浮现:“阿翁,泰祖皇帝,还有先祖……莫不是与孙儿一般……有甚奇遇?”
施重山困惑的点点头,俄尔又摇摇头,叫孙儿近前来,凑在孙儿耳边道:“泰祖皇帝怎不先行处置了太宗皇帝?”施禹水一惊,思索片刻不由点头,是了,泰祖皇帝若真是预知后事,太宗皇帝必然不会有登基为帝的机会了,这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然而,这些究竟都是怎么回事?祖孙再次合计,又分析自家先祖。
原来施家先祖乃是本朝尚未立国时生于农家,到三岁时本朝泰祖皇帝登基为帝。幼时不曾有什出奇之处。长到十三岁上家里便给订了邻村的一个姑娘为亲,只不曾告知先祖。恰在这时先祖誓要科举入仕。家贫无力供他读书,又不舍他独自出门,只得告诉他婚事,道成了亲便随他。哪知先祖一知定亲之事,死活要退亲,因强不过他到底退了亲。先祖自己收拾了包袱只身应考,没成想十八岁那年竟然中举,当时主考官看中了他,便将女儿下嫁。二十一岁时——已是太宗朝了——又得了同进士出身,有岳家打点,谋了县令职位。做了两任县令之后升了州府通判,便回乡祭祖,买了祭田,建了宗祠。
这时节先祖年已二十七岁,成亲亦有九年,却无半点子息。恰在此时又听闻原本定亲的那位姑娘,因被退了亲坏了名声,好几年没人提亲;幸得有人提亲偏巧他中了举,提亲的人便不敢再提了,如今那姑娘也二十有五了,竟只能闺中独处。先祖心生怜惜,便与妻子商议纳了姑娘做妾。
谁成想妾进门之后连连生子,五年抱三,人人都道先祖当年退亲错了,生生把嫡子变做庶子。先祖妻子十几年未曾生育,底气先便不足,偏娘家忽然没了当家,下一辈的年幼,亦暂时无人支撑。妾有了三子底气十足,又怀恨做妻的抢了自己正妻之位,便暗下打算害了正妻性命——自己便能扶正,日久谁还记得自己是扶正了的?——因偷偷买了药,下在妻的汤里。
作者有话要说:穿越泰祖:虎躯一震,王霸之气散发,众人莫不拜伏。区区一个弟弟,手到擒来!来你我兄弟二人痛饮一番,不醉不归!
土著太宗: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哥哥你得意够了!早看你不顺眼了!哥哥来干了这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