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做菜来讲,火大了锅里的菜就容易焦糊,火小了会不熟,而出锅的早晚,也会影响这道菜的色香味。
一般厨师在学艺之前,都需要练习一段时间的切菜,颠勺等等基本技能,李南虽然没有达到这种地步,但基本的练习而是必不可少的。
李南先是拿了不少云栈洞这些年收藏的各种灵药,然后就开始了练习。
正所谓知易行难,李南虽然知道了炼制的法门,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难上加难。
李南从浮屠妖市也弄到了不少基础丹药的配方,因为这些方子并不是太过珍贵,所以也没有费什么事。
既然知道了想要炼制丹药的所有配方,李南自然就按照方子开始炼制起来,可惜十次中也没有成功过三次,可谓是失败至极。
李南有着远超这个世界所有人的见识,所以他很快就采取了科学的方法来对待炼丹这件事。
来自后世的人都知道中华菜和外国菜的不同,除了口味的差别之外,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制作方法。
中国拥有八大菜系,以及无人可以数清的美味佳肴,但是在世界级的饮食评定中,却不会将中餐列入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菜品的稳定性。
中国人在制作菜肴的时候,无论是材料多少,火候多久,调料的数量,都是难以测度,全靠厨师自己的随意掌控。
中餐的一道菜,就算是由同一个厨师来制作,也会有多多少少的差别,绝对不会出现完全一模一样的菜品,更不要说一个大厨和学徒的区别了。
而国外的菜肴则不同,他们称之为量化。
也就是说外国的厨师做菜,会使用固定的火焰温度,固定的食材重量大小,固定的调味品,这样就算更换了厨师,也会做出基本一致的菜肴。
这套制度中国人并不喜欢,但是李南将之用在炼丹上,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李南先是利用自己的神识,测算出地火每个时辰的温度变化,将其记录下来,然后又开始记录每一种炼制火候的时间和材料的多寡,完全将这种古代的炼丹事业,当成了现代化的科学研究。
就是依靠着这种看起来非常费心费时的办法,李南在几个月内就完全掌握了成功率最高的炼丹火候和开炉时间,并且将之固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