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长,宋国的太上皇赵佶和蔡攸、童贯、王黼等人俱都来到了金銮殿上。
对于唐恪和李纲,这些被俘的宋国君臣倒是没太大的恶感,但是对于本是徽宗宠臣,也是六贼之一的李邦彦,那就不一样了。
赵佶双目含怒的扫了李邦彦一眼,便转过头去,蔡攸却冲着他冷笑道:“呵呵呵,李士美,看来你不但别来无恙,而且还升官发财了啊。”
李邦彦现在搭上了钦宗,因此也不把蔡攸等人放在眼中,当即抱拳暗讽道:“好说好说,至少我还是自由之身。”
李邦彦本意是扎一下蔡攸、童贯等人的心,但他忘记以前的主子徽宗赵佶也在此处。
此言一出,赵佶顿时冷哼一声,面色如冰的冲着李南问道:“不知唤我等来此何事?”
李南指了指殿中李邦彦等人道:“这三位宋国来使想要迎接您回宋国,因为此事跟您有关,所以朕才特意询问一下您的意愿。”
赵佶质问道:“我若说想走,那就可以走么?”
“可以!”李南毫不迟疑的当众给出了一个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皇帝的话一般都被称之为金口玉言,除了指说话之人身份尊贵之外,还有话语不可改变之意。
听到李南的答复,赵佶不由一呆,随后心中却是悲喜交加。
徽宗赵佶喜得是自己可以获得自由,悲的是自己看起来在帝国以及皇帝李南的眼中,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副使唐恪,字钦叟,宋余杭钱塘人。4岁丧父,后以父荫登第,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历任郴县尉、榆次知府、擢提举河东常平、江东转运判官。
金军南侵后,宋国朝野震动,唐恪、李邦彦和耿南仲等大臣力主和议,主张放弃三镇求和,反对并排挤朝中主战派,由于完颜宗翰因此退兵,故而唐恪受到钦宗重用。
相比于李邦彦和唐恪,另一位副使李纲现在的前途就有些不妙了。
李纲在金兵两路入侵时被重用,先任太常少卿,后又任京城四壁守御使,率领东京城禁军进行防御。
徽宗禅位,钦宗赵桓即位后,李纲帅大军回京后,负责东京城的防御。但因李纲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当金国撤兵后,便被议和派的大臣攻击,不久后就被钦宗罢官。
这一次李纲被派到帝国议和,也是因为东京城军民和主战派大臣和将领,对朝廷罢免李纲一事不满,到处愤怒示威,钦宗这才无奈将之派往长沙,省的那些人呱噪。
李邦彦、唐恪和李纲三人,冲着上首高台龙椅上端坐的帝国皇帝李南弯腰行礼。
李南并未对他们的礼节挑剔,而是面上含笑的看着殿上这三位宋国使臣,明知故问的说道:“各位来我中华帝国有何贵干啊?”
李邦彦恭敬答道:“帝国皇帝在上,实不相瞒。我等今日前来乃是奉了宋国钦宗皇帝之命,为了两国之和平,百姓之福祉而来。”
“哈哈哈哈……”
李南听到这里忍不住大笑起来,而金銮殿两侧站立的帝国文武群臣也同时轰然笑了起来,笑声中满含着鄙夷和不屑。
“你们这帮猪狗不如的东西!我中华帝国皇帝念在跟宋国同宗同源,兼之怜惜宋国百姓,因此才派兵帮你国抵挡金兵入侵。没想到你们不思抵抗金兵,反而全力追缴我帝国远征军,以至金兵攻下太原城,顺势兵临你们的帝都东京城。”
不用李南开言,性格暴烈的帝国大将斯巴达克斯上前一步,指着李邦彦等人高声骂道:“如今你们有何脸面来我帝国,谈什么和平?谈什么百姓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