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几人本想着是来鱼跃楼常常京城美食,不想却看了一场冲突,如此这般顿时没了吃饭的兴致,草草的共饮了几杯酒后,三人便离开了酒楼。
“刚才那几个监生说的可是真的?”回去的路上,郑泰忽的问道。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李成面色亦有不平,毕竟他也是寒门子弟。
“只是风言,尚无根据,吾等还是莫论此事,至少咱们并不是那通关节之人,回去之后还是抓紧准备殿试的好。”张籍想起了陈教习的话,只是他不知道,陈教习已是打定主意上书了。
张籍等人在外跑了一天,回到会馆之后,众人皆是疲累不堪,于是各自回房休息。
……
距离殿试还有三天,辅臣子弟中式一事还在酝酿。
这日张籍闭门会馆中,思考着殿试事宜。
万历年间正是大明变革之际,神宗万历皇帝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故而后世对于他有诸多记载。张籍后世曾看过大火的《明朝那些事儿》一书,后来又通过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而知道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从而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
很多资料中对万历天子主持万历十一年殿试的试题曾略略提及,如今自己这只蝴蝶翅膀扇动的并不明显,还影响不到朝堂天子,不出意外,还应该是书中记载的那道题。
万历天子在廷试时摒弃了阁臣呈上供他遴选的试题,自拟了殿试试题。
题目很长,内容很尖锐大胆,但目的很明确,也极为符合万历此时锐意进取,力求有一番作为的心境。
年轻的万历天子询问这些与试举人,为什么他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手下官员们的更加腐化不堪和政令的更加松懈难以执行?这原因,是在于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
记得初次看到这道题目时,张籍并未深思,只是觉得这个皇帝当得挺有趣,这道题目可以起个别名为大明万历皇帝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