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会试(二)

张籍在后世的资料上也曾了解一些,据后世记载,有明开国以来,至崇祯年算起不到三百年一共进行八十八次会试,取了两万四千八百余人。这么多领乡荐,试春闱的举人里,除了部分,大多都是第二次,甚至第十几来赴春闱的。平均一名举人一生要参加三四次会试,这三四次,不是参加三四次,就一定能考上的,其中还有不少半途去世了,或履试不中选择去任官的。

一般而言,录取进士里面,第一次赴会试的举人最多,大约在三成五这样,而第二次降至二成,第三次降至一成五,其余第四次至第十几次了占了两成五。

乍看第一次赴会试成为举人的人最多,但事实上,失败的人更多,在一次赴会试举人里,真正能金榜提名的差不多有一成五这样。当然也有部分的举人,因顾及路途遥远,终生没有参加会试,即便是没有参加会试,他们在当地的生活也过得甚为滋润。

两千举人、一千多监生,每次都有差不多三千人应试,三千人中选取三百多,从表面上看,考进士的成功率,要比乡试要高,但是考试的竞争对手,从秀才换成了举人,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之辈,经历了前面数道考试,大浪淘沙来到这里的绝无酒囊饭袋之辈,都是有真才实学的,难度也是不小。

众人正在说话间,贡院大门缓缓打开,几班兵丁衙役分列而出,当先出来的此次会试的主考官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余有丁,他身后的是副主考吏部左侍郎许国,还有一众同考官。

据说这主考官人选一直到昨日早朝才选定,其中经过的博弈一众士子们自然不得而知,不过这样更加公平,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主考官是谁,所以也不能提前揣摩考官的心思,没了这些取巧之处,考生们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考较的就是各自的真功夫,硬实力了。

余有丁颇有清名,深得万历皇帝信任,正是圣眷最隆的时刻,最后选他为主考,也是皇帝之意。

这时天空微明,但听几声鸣锣声响起,龙门前的众考生顿时一静。

阁臣余有丁作为此次癸未年会试主考讲话,大意无非是此次为国选才,上承天意,下顺民心,皇恩浩荡之类的,最后还对考生们进行了一番诫勉,这些开场白和往年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