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卫戍部队改编

战乱已经让太平天国内部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洪天成虽然不在乎白人平民的死活,但白人平民要是都死光了,谁去耕地生产物资供养太平军?

基督教兄弟会在立陶宛境内的肆虐,也不是全无好处,他们拉走了很大一批对太平天国怀有仇视心理的白人平民,在基督教兄弟会势大的时候都不愿意加入的白人平民,只有两种人。

一类是天生怕死,只想苟活的人,一类则是对太平天国心存向往,崇拜太平军强大势力的人,这两类人,显然是洪天成最好的拉拢对象。

当然,这里指的只是平民阶级,只有穷苦的平民才不会因为利益做出违背本心的事情。

洪天成并没有第一时间派兵清洗地方上投诚的贵族势力,而是轰轰烈烈的率先展开地方卫戍部队的改编工作,所有的白人民兵和治安队,都在经过甄选后,分别编入各个城镇的地方卫戍部队中。

地方卫戍部队平日里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治安,打击匪患和游击队。

有意思的是,洪天成并没有将维持斯摩棱斯克地区和维尔荷夫地区的立陶宛民兵编入立陶宛的地方卫戍部队,而是将他们留在了原来的俄罗斯土地作为卫戍部队使用,再加上新近征召的当地人,混编为地方卫戍部队。

洪天成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这批幸存的立陶宛民兵的亲人大多数都死在了之前的立陶宛内乱和基督教兄弟会肆虐中,一旦回到家乡,看到惨状,恐怕太平天国就成为头一号敌人了……

一万名充任地方卫戍部队的抽奖垃圾兵种足以承担起所有的军官职务,只是,这么做却相当于变向的堵住了当地白人士兵立功晋级官位的道路,堵住士兵立功路径,长久来看,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没人愿意在毫无前途,又要时刻面对战争威胁的部队里卖命!

洪天成解决这个隐患的方式很简单,将后世的士官制度搬了进来。

太平天国的地方卫戍部队中首次引入了士兵等级的概念,从最低等的新兵开始,根据入伍年限,参加战争的次数和规模,以及战斗时立下的军功等等作为计算标准,白人士兵们可以得到一定的晋级。

按照标准,入伍期限超过一年的白人士兵(如果那时候他还活着的话)即便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也可以脱离新兵身份,晋级为三等兵。

再往后,就是二等兵,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军士,乃至最高的士官长!

士官长基本上就拥有了一定的带兵权限,相当于十人小队里副队长的职务,并且在长官阵亡后,有权利接任队长职务继续指挥战斗,并且是唯一有机会晋级为真正军官——小队长的士兵官阶。

小队长的军衔为少尉,中队长是中尉,大队长是上尉,营长则是少校军衔,再往上会根据战斗需要,由数量不等的营级作战单位组合成步兵团,营级军官会根据立功和统属部队中的老兵成分,有希望晋级为中校,相当于实际上的副团级实权军官。

而上校则是真正的团级一把手了,团级部队也是地方卫戍部队的最大军事组成,地方卫戍部队因为不用承担对外入侵作战任务,是不会设立师级作战单位的,也就是说,地方卫戍部队中,上校团长就是最高军衔军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