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宛本来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只可惜后来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毕竟是妇道人家又不擅长打理事务,所以将生意全部都交给掌柜打理,可惜所托非人,最后导致亏空欠外债足足有上万两银子之多,债主逼债加上母亲一病不起,最后无奈之下,十五岁时便自己到秦淮河卖艺。
虽然已经沦落风尘,但仍洁身自好,小宛性格清冷孤傲,虽然因为生活所迫,但仍然不愿曲意逢迎,老鸨见她名气日旺,想要逼她卖身接客,最后小宛与老鸨闹翻,加上她也不不愿,便毅然离开秦淮河,可惜等回家之后那些债主便上门要强行收债,加之母亲病重离不开药物,没办法又只好重新到青楼卖艺。
但是不曾想先前与老鸨已经说好条件之后,老鸨还是出尔反尔,仗着自己的背景,强行令她卖身接客,所以小宛只好来京城,想要夺得花魁,意图借此摆脱困境。”
“倒是一个奇女子!”看见杨素似乎也在为董小宛的遭遇而担忧,柳如是笑道“杨兄可想认识董小宛,我恰好与小宛相识,若是柳兄有意,我或许能有办法!”
柳如是倒是对杨素印象不错,所以她想要介绍董小宛与杨素认识,这并不是趋炎附势,而是他们这种女子的下意识行为,多一个朋友多条路,若是能认识杨素这等贵人,对董小宛之后来讲无疑是有所帮助的。她所说的董小宛的遭遇尽是事实,如今董小宛的确是陷入危机之中。
在看来柳如是看来,杨素与王承恩两人虽然只是穿着寻常的衣衫,身上并无什么珍贵配饰,但这身气质就非常人所能有,柳如是自认识人无数,参加过许多名士盛宴,也曾与许多达官贵人相识,但能有杨素这等复杂气质的,她从未见过。
便是旁边坐着一般不开口说话的王承恩,在柳如是眼中都与众不同。
不曾想面对柳如是的建议,杨素犹豫片刻之后却婉言拒绝“多谢柳公子美意,只是杨某之后一段时间都有事,在家中不便出门,董姑娘怕是不会在京城久待,况且我以为,董姑娘的性格怕是也不喜欢这种应酬,杨某曾经听过一句词符合此情此景,人生若只如初见!”
王承恩时刻关心着杨素,听见杨素此言,脸上却露出一丝笑容。
“人生若只如初见!”柳如是神情恍惚的念着这句诗,片刻之后才期盼的眨着眼睛看向杨素“杨兄,此句在下从未听过,不知是哪位所做?可否将全词告知与在下?”
“此词作者已不可考,是我无意间听来,全词我倒记得,这便念与你听,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我记得词谱中似无此调,可能是自度曲,此词婉丽凄清,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杨兄真不记得此词作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