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超然物外,冷眼旁观的作派,但见了本多正信的傲慢样子,忍不住低声讥讽道:“当初建楼台的时候,鄙人花了整整三天,演算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才得出如此方位。这恐怕不是普通的土木商人可以胜任的。”
这时候平手汎秀独自走在前方十步远,没做什么反应,不知道是听不见还是懒得管。
而本多正信则是露出亲切的笑容,回应道:“既然如此,届时邀请沼田大人您一道来修复楼台可好?”
沼田佑光立即语塞。他平素参加战斗的时候,都是只想当参谋不愿作先锋的,这种既辛苦又污浊的土木工作,更是从来敬而远之。
平手家的潜在价值观就是:实务做得越多,越有地位和话语权,指手画脚不干正事的人不会得到重用。
或许本多正信是唯一例外,但这厮一直被骂是“幸进奸佞”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般人还真没那个脸皮。
所以某些传统武家门第出身的家臣,经常会觉得不太适应。
因此沼田佑光常有跳槽的念头。
外人会觉得离开武运正盛的势力是失了智,但人各有志嘛。
不提这些鸡毛蒜皮细微末节的事,平手汎秀一路铁青着脸,进入本丸,来到御馆门口,才稍许舒缓,说到:“幕府派出的代官,总还是有些品位,不至于纯粹添乱。”
原来整个岸和田城中,只有御馆附近的一小块区域,没有被过度军事化的迹象,反倒添置了一些颇具艺术气息的部件,门口方圆不足十步的小庭院,也以“枯山水”的风格装饰起来。
按照规矩,家臣们只有在受传唤时能来到此处,左右亲侍才会日常在本丸政务区上班。到了御馆门口,左右亲随们便不敢再往里走了。
以前惯例是姬武士井伊直虎陪着主君进入,但现在她有孕在身,与其他家眷一起留在淡路岛上养胎,不在身边。
侍女们自然跟着正室夫人在州本城,城主又不怎么喜欢用小姓,宽敞的御馆只有几个干粗活的仆佣,便显得十分空旷。
一起走过来的几十名书佐文吏,眼巴巴地等着安排工作,
平手汎秀却也懒得多话,随意伸手指着本多正信说:“这段时间的文书案牍,你先整顿起来,一般小事看着办就行。”
自不必说,众人又是一阵既羡且妒。
近年来,平手家不动声色地推行文武分置,许多家臣渐渐有了固定司职,河田长亲一般是协调军务,中村一氏负责情报,伊奈忠次总揽财政,浅野长吉专注“竞拍会”和“印花税”等特殊任务,服部春安管治安,他弟弟秀安管内卫,拜乡家嘉、本多正重等纯粹战将,平日就不分配政务,只抓好训练即可。
剩下的,除了暂未详细安排的新降之人,身份敏感的与力众之外,常在汎秀身边出没,身份又够得上的,便只剩两人——勤恳正直风评优良的沼田佑光,主要负责礼仪事务,位高权轻;以及奸猾狡诈声名狼藉的本多正信,少数几个能劝得动主君的家臣,位卑权重。
按说一般的人好不容易成为心腹,不说结党营私,起码也要与人为善吧!
然而本多正信这人,却素来恃才傲物,对同僚们不屑一顾的。让他安排大家的工作,可真是令人难受。
平手汎秀一步一步正要走进御馆中,突然似乎想到什么,又转过头,对着下方尚未散去的文吏书佐们笑道:“我也知道,这几天有不少人向你们送礼打探消息,对吧?你们收礼的时候可要想好了,有些人的东西可没那么好拿啊,若是受了牵连嘛,就勿谓言之不预啦!”
书接上回,平手汎秀从伊贺返回之后,只在京都呆了六天,便被信长打发去和泉上任。
随行的,还有一众家臣与四千大军。
距离第一次来和泉,已经过去了两年零三个月。
当下的扶桑,正值风云际会,沧海横流的时代,二载光阴,足以造成沧海桑田的变化。
上一次到和泉担任代官的时候,平手汎秀尚只是个知行万石的武士,名声也仅限于东海道一带,七拼八凑弄了不到两千的兵力,凭着织田家的威势,加上一点小手段,才站稳了脚跟。
而现在,身份已经是“从五位下中务少丞”,身兼淡路和泉二国,在整个濑户内海举足轻重,很轻松就能维持四千人的部队,其中包括一千五百人的旗本和三百名近卫兵。
因此,平手汎秀不再需要玩弄引蛇出洞欲擒故纵的把戏了,而只是直截了当派遣木下秀长和堀尾吉晴拜访和泉国内各大寺社和国人众,传达了一条十分简要的命令——或者说是邀请:
“今年九月初一,请来岸和田城一聚。”
没有说明具体要干什么事情,没有宣告失期不至的惩罚,语气更是十分的温柔。
但却愈发显得吓人了。
乌云密布之时越是宁静,暴雨滂沱之时便越是凛冽。和泉人民普遍读过书,对这个道理是很明白的。
所以自认为身上有问题的豪族寺社,已经成了热窝上的蚂蚁。
明明说好了九月初一来岸和田城就好的,可实际上——
汎秀八月十九离开京都,次日还没进入和泉境内,就已经有人快马加鞭,赶到军前,来向平手中务大人“汇报工作”,“交待问题”。
他们也都得到了及时的回复:
“中务少丞大人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若没有什么火烧眉毛的事,还请日后再说。”
非但正主不出面,连河田长亲、本多正信、岩成友通等说得上话的人都很难见到。来个生津贞常、杉原孙兵卫之类的就给打发了。
这两位与平手汎秀有一些边缘裙带关系的低级武士,素来才具平庸,默默无闻,完全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知就对了,摆明了就是立威风来的,就是要故意显得排场够高,官架子够大。
与之相应的,另一部分人则是扬眉吐气,心旷神怡。
比如投靠了平手汎秀,得以获封大量领地的寺田安大夫一党,以及被平手汎秀安排转封过来的安宅信康一党。当年幕府新代官派遣过来的时候,他们仍然坚持在平手军中效力,丝毫不顾名分问题,于是现在就到了获取回报的时候。
总之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平手汎秀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地回到了岸和田城,第二次成为和泉一国的管理者。
一路行至不提。
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大军到了目的地。
因为“偶感风寒”的缘故,平手汎秀并未骑行,而是乘坐着马车赶路,一路都在安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