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娘你怎么不说话?”

“什么话都让你跟老太太说完了,我还能说什么呀?”殷氏叹一口气,说:“既然你什么都想知道,那明儿去老太太那儿,你就跟着去吧。”

应诺看出殷氏不高兴了,但目的达到了,她还是有点小激动,于是得寸进尺地问:“那读书的事儿呢?娘再不拦着了?”

老太太是个村姑,虽然跟着哥哥们也学过几个字,但绝对算不上腹有诗书。她对读书最大的认知,便是那些记也记不住的笔划,跟要费好多脑子才能记下的意思。

对她来说,相比起坐在课堂上与那些书本课业较真儿,还是爬树摘果子池塘捉青蛙要有趣的多了。

男孩子们为了前程必须得读书,那是迫不得已,女孩子们就该娇惯些了,何必去吃那些苦头。

可以说,老太太虽然不在这些事上面拦着孙女们,但在某些思想上,与殷氏是不谋而合了。所以应诺的求学之路,才格外艰难。

应家的女孩子的确也是要读书的,但是女先生难请又很清高,轻易不会到侯府来授课。

就算有冲着钱财愿意来的,对她们也很冷淡。

人么,尤其是侯府娇养出来的女孩子,都是有气性的,你态度不好懒得教,我还不把你当回事儿,懒得学呢。

所以像应菱应蔷这些,都是八九岁快十岁了,才开始认字儿读书。

在应诺看来,这样不重视教育的应家想要长久,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不管别人怎么样,她是得早点儿上学的,要不然想要看本书,都得被人大惊小怪。

殷氏见她一副破而且渴望的样子,到底叹了一口气,说:“别看你哥哥们识文断字很厉害,念书是很辛苦的。你想去呀,就跟老太太说,老太太若不拦着,我也不说你什么。”

“那就太好了,谢谢娘。”

殷氏不管她念书了,也愿意带她去东院,应诺高兴了,讨好地在她脸上印了好几个嘴巴印子,惹得殷氏又好气又好笑。

然而这一夜,注定是不安稳的。

应诺在想方设法与殷氏谈判,周姨娘跟应艾母女两人,却早已达成了一致。

周姨娘不能进东院儿,得了消息去看应薇的,是应艾本人。

因为想知道应薇的伤势究竟如何,她便待到很晚才回来。

周姨娘就一直等着她,一见她回来,便问:“东院儿那里怎么说?”

“老太太大怒,要把应蔷送官!老爷子不肯,在跟老太太僵持。老爷跟太太都在堂屋里跪着呢,两口子头都磕出血了,不过我看,老太太这口气可消不了。”应艾说完,就发现周姨娘兴高采烈,就差没有出门放鞭炮了。

应薇被毁了容,应蔷犯了错,两个人这回再别想进宫了。应家如今能拿出的人选,也就应艾一个。

不管老爷子老太太愿不愿意,他们都别无选择。

周姨娘对现状非常满意,忍不住感叹道:“本以为应蔷那么庄重的一个人,便是生气,也要多被刺激几次,隐忍好些日子才爆发呢?没有想到那么不经挑拨,不过听了几句话,就动手了。”

应艾也觉得不可思议:“我见他们从前处的好,以为还要花好大的力气才能让她们反目成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