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们还好,因为承恩侯府的女孩娇贵,家里对女孩子也比较看重,再加上低们娶媳,就是高门里头,也有庶女,嫁进承恩侯府来,也大多都愿意。
可女孩们就不一样了。
一来,承恩侯府的女孩模样都好,而生的好的女孩,似乎都不怎么得正室婆婆们的喜爱。况且那些家世相当的人家,不愿意与外戚联姻,便是娶妻,也不会想娶外戚娘家的女孩,就怕结个亲就被绑到一条绳子上,连累家族陷入储君之争。
毕竟,就算是联姻结亲,嫁女与娶媳可并不一样。
可若要不在乎门第,把女儿嫁去小户人家,那又很是让人不甘心。
要知道,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犯贱。你把女儿下嫁了,人家得了好处,不一定会感激涕零好好待她。反而会认为是自己的本事,你家女儿嫁不出去了,才不得不嫁给他。
再说了,哪怕千挑万选找个好人家嫁女儿,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应家女儿生得好,嫁到没什么权势规矩的人家,那就是被人作践的命。
就算有承恩侯府在,上头有皇后定着,谁知道又能安稳个几年?
更不要说,皇后这些年在宫里,每一次加封,都踩着别人的鲜血。尽管人人都明白,在那地方,你不让别人死,你自己就得死。可自己的人死了,这仇自然就结下了。谁知道这背后,有多少人盯着应家,想看他们栽跟头。
皇后在的时候还好,若皇后一没了,应家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当初皇后身为淑妃,与她争夺后位的,就有贤妃德妃贵妃好几人。
若太子是皇后亲生的还好,偏皇后并未生育,这些年唯一生下的公主,也在三岁时得病而死。她能够封后,还是救驾有功,断了自己一条手臂,救了皇帝的性命,这才让百官闭上嘴,荣登后位。
然而,贵妃贤妃德妃都还在呢。
她们的娘家可与应家不一样。
贵妃乃丞相之女,世代公卿之家,朝堂上有一半的大臣,往上数几代,都与她家有关系。
贤妃虽不是世家女,父亲却是寒门新贵,正受皇帝宠爱,如今独揽大权,很有权倾天下的架势。
德妃介于两者之间,娘家是清流,虽无人入仕,但祖父跟父亲为当代大儒,他们门生故旧无数。几个兄弟更是个个出众,虽未出仕,却许多年前就扬名天下,更是时常被皇帝大加赞赏。
反而是当上皇后的淑妃,娘家不显,兄弟才华一般。一家人最出色的就是一张脸。
当初被贵妃挑剔的时候,就老是拿这个说事儿,差点给应家按上佞幸之名。
若不是皇后拼命救了皇上,让她们找不出理由反对,这当上皇后的,还不一定是谁。
太子妃的死,背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事呢。
自己女儿小小年纪就长成这样,这让其他人又会怎么想?
她是不希望女儿进宫吃那些苦的,可家里的情况如此,如今太子妃没了,但太子不能没有正妻。
家里肯定还会送女孩进去。所幸妞妞年纪还小,短时间之内不用考虑这个,但其他几个还没成亲的姑娘,恐怕就没安稳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