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关东八州,这次一共来的是四十多家超级世家,以及四百多名“青年才俊”。可以说,在历史本位面上,除了司马家以外,就是这群世家,是曹魏晚期和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最大获益者。
在这四百多人的队伍里,心情最不好的就要数琅琊王氏的新任族长王戎和这一批四百多士子里,唯一被品鉴为“上上”的王衍了。
王戎这一年四十二岁。作为竹林七贤的最后一人,这位乃是清谈的大家,在关东的学术地位极高。当其父王浑在大陆泽之战中阵亡后,他被公推为琅琊王家的新任族长。
一方面是自己的父亲死于汉军之手,他是壮年登位,还缺了一点城府。一方面是关彝进入雒阳后对杜预、羊祜、卫灌等人做了方面之任——单是这些家伙也就罢了,连马隆那样出身卑贱的人都能得到一个军团司令官的位置。这就让王戎很是不爽:他和羊祜是政敌啊,连带着和羊祜相善的杜预、卫灌、马隆等人,都和他处不来。
所以,带着这样一股愤懑。再加上他确实非常喜欢王衍这位堂弟(历史本位面上,司马炎问王戎:王衍这个人大家都说好,到底有多好?可以和当世的谁比较?王戎牛气哄哄的说:当世无人可比,非要找比较的,只能去古代找。这其实就是说王衍是当世圣贤)。因此,在去年的徐州九品里,他居然让州中正给他堂弟评了一个上上!
上上是什么?那是圣人或者说潜在的圣人啊!大哥,你这么做,是真的喜欢这个堂弟还是想害死这位堂弟啊?
而这位王衍呢,这一年十九岁,尚未加冠。长得超帅,口才极好。加上脸皮又厚,非常自私和自恋……所以面对堂兄的力捧。居然也丧心病狂的接受了这个“上上”的评鉴。
现在,报应来了。两兄弟都来到了长安,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们的观赏:没错,就好像你去动物园看猴子那样的观赏。
“请通传,雍州末学后进,京兆张盛,求见王夷甫(王衍)先生。”
“请通传,荆州末学后进,南郡霍彪,求见王夷甫(王衍)先生。”
“请通传,益州……”
当“王圣人”抵达长安并住进糜家开设的一家豪华客栈后。季汉益雍凉三州的年轻人,就抱着极为戏谑的心态,开始一窝蜂的涌来拜访。
作为五丈原学院第一批毕业生里的佼佼者,张盛和霍彪都参加了两年多前开始的季汉东征战役。两人一个带骑兵,一个跟随父亲守介休,从头打到尾,在战场上都表现得极为优异。战后两人都被任命为校尉。就官职而言,是长安城内现在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中,当之无愧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