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这些天很忙,对高球参加童子举的事情也并不清楚,可是到这个时候也不能再问,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番话。
“是!”
点着头答应了一声,高球的心中还是比较不安的。
从苏过到现在都没能参加科举的事情上,高球觉得苏轼似乎并不希望自己的晚辈入朝为官,或许是因为数十年的宦海沉浮让他心生不满,又或者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过苏轼出现在高球面前,会不会开口让高球回去,又或者说是影响高球被‘录取’,这也是个问题。
单从内心来说,高球也是希望能够在这次童子举之中成功的,毕竟经商什么的事情他也不会,在这个陌生的年代里面总要找个谋生的手段。现在在苏轼家中过得不错,但是毕竟和苏轼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有朝一日出了变故,高球也需要活下去,而童子举里混个出身,实在是一条再好不过的道路。
就在高球还在为难的时候,跟在苏轼后面过来的两个人凑了上来。
其中一个面容消瘦的中年男子用肩膀撞了苏轼一下,然后再苏轼转过头去看他的时候朝着高球努了努嘴,接着开口说道:“这就是你之前说过的那个孩子?”
“相貌倒是清秀,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啊!”
另一边的中年人富态一些,此时正上下打量着高球。
“呵呵!童子举本来就是由皇上最后钦定,况且这次也算是一次‘恩科’,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只能看他自己了。”
苏轼摇了摇头,倒是没有过多地解释。
不过就是这一番话,高球却是听明白了。虽然看起来苏轼是在跟身边的两个人说话,可实际上却是在告诉他这次的童子举一切只能看他自己的。明里暗里的,这其实也算是一种提醒了。
大臣们有大臣们的圈子,也不能总凑在小孩子这边,因此苏轼等人又聊了两句有的没的,转身就回自己之前的位置去了。
而这个时候,蔡攸才从震惊之中回复了过来,结结巴巴地开口问道:“刚才……刚才那是……那是苏大学士?”
“是苏学士没错,不过他身边的那两个人我就不认识了。”
王皋是王巩的亲儿子,王巩又是苏轼的故交,因此对于苏轼他也是认识的。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蔡攸将目光从王皋的身上收回,接着看向了高球。
不过高球也是摆摆手,说道:“别看我,我这身体你们之前也不会没看见,出门访友这种事情先生很久之前就不带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