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称孤道寡可是大明藩王才敢使用的自称。
见多识广的韩承祖被年轻声音的自称吓了一跳。他不安的扭动几下,忍不住把身子又伏低了几分。
顿了片刻,韩承祖才缓缓的说道:“回大老爷,那两艘船确实都是小人的。登莱袁抚台正在大量收购粮米和拓荒的各种工具,小人是在向登州运货。
小人是刚离开芝罘岛时,被这伙杀千刀的海匪劫持的。海匪抓小人来此,肯定是想向小人的家中勒索更多的财物。
小人在此还要多谢大老爷救命之恩才是!”
说完此话,韩承祖向上首连磕了几个响头,一副劫后余生感激不尽的样子。
“他说的什么?”
韩承祖这一大段话说的较快,朱由检有些不解的看向左右。
朱由检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方言问题。
到这个时代这么久,朱由检接触的人,大多说的是大明官话。即便几个方言较重的也都是陕西或东北人。虽然听的较累,但朱由检也都还能听懂。
这个韩承祖不同。他说的话,朱由检竟然有很多没能听明白。这让朱由检第一次感到了方言带来的不便。
朱由检忽然想到,南北方言差距非常大。前世国家全力推行普通话几十年,才让各地语言交流实现了基本通畅。
这个时代没有推行普通话,新任的官员到了异地,遇上不懂大明官话的当地人,只怕连沟通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言语不通,官员又如何能准确的掌握当地民情,如何才能顺利融入当地并治理好当地呢?
异地为官的新官,想不被胥吏架空,这语言问题就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啊!
“殿下,他是在回答您那几个问题。”
看到信王一脸的不解,沈寿尧低声把韩承祖的话,又用大明官话复述了一遍。
“这次要看我的了吧。”
看信王脸上露出明白的表情,沈寿尧心中不由涌出淡淡的骄傲。
“嗯,小沈,你告诉他,孤听不懂他的方言。让他用官话在说一遍。
小沈,你告诉他,我们正在分别调查驾船的水手。孤给他机会,让他把话再好好说一遍。”
朱由检脸上露出淡淡的冷笑,冷冷的说道。
从江南绑来的肉票?
心头一动,朱由检脚步停了下来。
就董天霸他们这点孱弱的战斗力,也能远赴江南去抢劫、绑票?
可能性应该不大吧。
这江南商人十之八九是董天霸从附近海域绑来的吧?
不对。
朱由检猛然想起一个自己忽视了的问题。
“起潜,这寨子里有多少存粮?码头上那两艘货船是董天霸抢来的吗?船上装的都是什么货物?”
转过身,朱由检盯着高起潜异常严肃的问道。
“回殿下,寨子里共有粮库两座,内有粮食200多石,足够寨子里所有人饱食一月有余。
码头上的货船,据说是董天霸从那个江南商人手里抢来的。船上未卸完的货物,都是些粮食和各种劳作工具。”
说道这里,高起潜也感觉出不对了。
粮食和劳作工具是董天霸建设海湾最急需的东西,货船上装的竟然就全是这些东西。若说是董天霸抢来的,那董天霸也抢的太准太巧了一点。
“殿下,是老奴疏忽了。这个韩姓江南商人可能有问题,老奴再去好好审他一下?”
发现事有蹊跷,高起潜忙躬身向朱由检请罪,他低垂的眼中却不由掠过一丝厉芒。
“贼子胆敢欺骗杂家,杂家定要让他尝尝杂家的厉害不可。”
对自己是经信王殿下提醒才发现事有不对,高起潜大感丢脸。这让高起潜不由对那个江南商人生出了几分恨意。
听到高起潜的请求,朱由检脑子微微一转,他兴奋的作出安排:
“起潜,事也可能没那么复杂。这船是需要水手来开的。你去把驾驶两艘货船的水手都找出来,把他们分开一问,估计真相就能出来了。
至于那两个囚犯吗?
嗯,你去查那些水手,那两个囚犯送孤这来。反正孤也闲的无聊,孤就亲自问问吧。”
“是。”
看信王兴趣大增双眼放光的模样,高起潜只好暂时按捺下心头的恨意,悻悻的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