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 归 铅 山

南园梦华 武义强 1134 字 2024-04-21

又逐一问了他们各人的家庭情况。

三月的镇江,正是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美好时节。

刘龙州从别人那里找来一册书稿,交给辛弃疾。辛饶有兴趣地读了起来,其中有一篇叫《亲征诏草》的文章,引起他的兴趣。这是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高宗准备御驾亲征时,命右相陈康伯所写的一封亲征诏书的草稿。草稿文采斐然,激昂慷慨,读了让人血脉贲张。

辛弃疾品读再三,不能自已,愤然写道:如果高宗皇帝能够在绍兴和议之前,发布这封诏书,亲征抗敌,我朝就不会蒙受称臣于金的耻辱;如果在隆兴和议之后,孝宗皇帝能够按诏书所说去做,也可以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可是什么都没做,诏书只是个草稿,中原大地仍陷于敌手,真是可悲呀。

就比如现在,要准备北伐,就必须有成千上万人齐心协力,招兵买马,整军训练,修筑工事,一点一滴去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可是现实呢,不少人崇尚空谈,自己什么都不做,或者说没有本势做,却腆着脸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如此下去,国家怎能富强?民族如何振兴?

令他不解的是,他的屯兵练兵奏书交上去好几个月了,却毫无回音,他所期望的重用老臣,没有丝毫动静,权倾朝野的韩平章大人到底是怎么啦?难道他就想依仗苏师成、薛叔似之类,去指挥北伐吗?这些人虽说不似华岳奏疏里说的那么不堪,但知道兵法吗,见过打仗吗,有横刀立马、气壮山河的豪气吗?

他派出的谍报人员回来了,与他自己当初预计的几乎一样,金国的灾害和内乱的确存在,北方蒙古异军崛起,虎视眈眈,但金章宗不是昏君,整个朝局平稳有序,几支主力军队仍具有较高的战斗力。反观宋军,数十年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士卒不练武,没见过阵仗,将帅的匮乏相当严重,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如果就这样出征北伐,必象太学生所言师出无功,不战自败。

他曾和刘龙州谈过这些,刘问他:那你为何不在皇上面前实话实说,却要讲什么必乱必亡?

辛弃疾给了他答案:很显然,气可鼓不可泄,北伐中原是对的,朝中高层难得有此决心,不能泼冷水。再说,一个有经验的政治家应该能看到其中的艰难。

想到这里,他有些担忧起来,思前想后,步入书斋,让婢女研墨,动笔给韩平章写信,希望暂缓北伐进程,先把军队训练抓上去,培养选拔一些将才,积攒储备,巩固边防,待到金国即将崩溃时刻,迅速兴兵出击,那将是场大胜。他告诉韩大人,从现在起,积极备战,最快十年,至多二十年,大宋军队一定能所向无敌,雪耻复国。在此之前,一定不能急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