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李自成的选择

宋献策见李自成不置可否,显然是信了牛金星的鬼话,暗叹了一声,继续说道,“其二,此一时彼一时,切不能再墨守成规。之前我军能流动作战,四处招揽流民壮大军威,是因天灾连连,朝廷剿匪的总督、总兵们拥兵自重,各自为战,才给了我们可趁之机。如今天下大局已渐渐明朗,再兼民心思安,若我们放弃了城池,还会有多少兵马愿跟随我们流窜,殊未可知。这是不战而败啊!”

牛金星秉承了一贯尖酸刻薄的冷笑,“我的看法与宋矮子你稍有不同,我认为是闯王威望甚高,才会不断有各地流民统领前来投靠,像罗汝才,革左五营那些就是例子嘛!只要闯王再次高举大旗,振臂一呼,闯军就会众志成城,各地的流民统领也会云集而至。”

他这一番驳斥甚是刁钻,难道宋献策还能反驳,李自成的威望不高,全是借助着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今日的成就?

李自成却不见丝毫的喜怒,缓缓的开口道,“宋军师,你所说也是在理,你又有何御敌之策?!”

宋献策开口道,“我有上、下两策,可供闯王甄选。”

“下策,便是入川与张献忠谈和,以唇亡齿寒之理说服张献忠出兵来救,共同抵御方原咄咄逼人的攻势。”

李自成默然了一会,他和张献忠就是两类人,张献忠可以反复投降,反叛,以他的性子是做不来的。如今又要他去向张献忠服软,他的面子怎么拉的下来?

李自成又问道,“上策呢?!”

宋献策面现难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上策是,投降方原。天下大势已定,方原夺取天下几成定局。闯王不如早降,还能谈出个善待的条件。若等到兵尽粮绝之时,便连谈判的条件也没了。”

牛金星指着他面门大笑道,“宋矮子,你的狐狸尾巴终于还是露出来了吧!闯王,我就说他和李岩早有勾结,要我军不战而降。”

李自成还是默不作声,但猜忌之色已不言而喻。

三日之后,贺锦所部向高则、李本深投降。

五日之后,李自成所率的闯军三万五千的主力抵达公安县。因李岩早已派出了军士传令放行。公安城内的五千军士眼睁睁的看着李自成所部轻松的登船,撤退,往荆州府的治所江陵逃窜而去。

李自成撤退,贺锦投降,湖广境内,长江以南的战事便宣告结束。

这次围猎李自成的会战,是大获全胜,不仅全歼了李自成一半的主力,还彻底肃清了长沙府以南各府的闯军势力。

李岩所部驻扎在岳州府,荆州府长江以南的州县,负责长江、洞庭湖一线的防务。主要是防止李自成的势力再越过长江以南,方便方原接管、消化长江以南的诸府。

金声桓驻扎在常德府,因徐诚有过在江西剿匪,和与少数民族打交道的经验,方原又给他加派了一个任务,就是与永顺宣慰司,保靖宣慰司,施州等少数民族自治区域进行衔接,令那些宣慰司的土司们投降。为了表示这些土司们投降的诚意,每个土司必须派兵一千至两千前来协助征讨李自成之战。

高则、李本深所部则驻扎在长沙府,令他们前去收复宝庆、永州、衡州、郴州四府。二人还以为方原被蒙在鼓里,将五府全交给了他们,自然是喜出望外,率军前去接管诸府政务。

在方原派出各路人马,接管湖广诸府的政务之时,李自成也逃到了江陵,稍稍稳住阵脚,见玄甲军确实没趁胜追来,便开始清点兵马。

出征武昌府之前,李自成同有七万大军,如今逃回江陵的只有三万,也只有这三万属于李自成嫡系的亲兵营。再加上汉阳城内的田见秀一万兵马,刘宗敏所部的三万精锐骑兵,总共在湖广战场也只剩下七万兵马。

而方原一方,在招降了贺锦的一、两万兵马后,在湖广战场的兵力已达到了十万。何况玄甲军的战力整体而言,还是要强于闯军,而且还有绝对的水师优势。

湖广这一战单从账面的数字来看,已足以令李自成看不到任何获胜的希望。

如今方原没打过长江来,不过是在休养生息,消化长江以南的地盘。不出一、两个月,玄甲军的兵马必然会大举渡江,纵然逃回江陵,也没什么安全性可言。

李自成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召集麾下诸营将军开会,其中也包括在汉阳城下与景杰所部对峙的权将军刘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