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说出

归朝 姚颖怡 2294 字 2024-04-21

从那以后,贾亮就发誓看到庆王府的人就绕开走,尤其是这个姓苏的。

京城里有各种各样的圈子,文臣有圈子,武将有圈子,读书人有圈子,闺秀们有圈子,他们这些大户人家里当管事的,也有自己的圈子。

没过多久,贾亮就发现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认识苏宝福的并不少,于是很快他就知道了,杭州来的霍家正在跟福王府和庆王府一起做生意,替福王府出面的是卖花椒的黄家,替庆王府出面的便是庆王伴读苏浅,而给苏浅跑腿办事的,就是这个苏宝福。

贾亮吓了一跳,这才知道这个苏宝福不但是跟着苏浅的人,而且在庆王府里也是有体面的,若是没有庆王爷的首肯,苏浅是不会贸然让他出面和霍家黄家打交道的。

他便想从此躲着苏宝福,可是苏宝福却又一次找到了他,这一次却是问他关于大老爷霍江的事。

霍江不是霍思谨,他的事岂是能随便说的?

贾亮不敢说,可是又担心苏宝福把前面的事情抖出去,只好胡乱说了几件不起眼的小事,苏宝福倒是也没有难为他,就把他打发走了。

这件事刚过去没有几天,贾小安便在铺子里与人吵架,接着冯老夫人便要借故把贾小安卖出去,他也就顾不上这些了,一心一意想把贾小宝开脱出来。

霍柔风听得眼睛都瞪圆了。

苏浅,或者是庆王爷,他们在盯着谢思成!

若是其他人,他们很轻易就能查出这个人的事,但是谢思成不是普通人,他是太平会的龙头,岂是能让他们查出来的。

庆王想做什么?他不会忽发奇想去盯着一个普通商人,他的目标不是撷文堂,而是太平会!

霍柔风想到这里,她便对张亭说:“先把贾小安买出来,让他和贾亮见上一面,我在京城外面有铺子的吧,找一间铺子让他去当学徒。”

她说到这里,笑着对毕道元说:“贾亮见过儿子也就行了,让他把霍江的事情都说出来,他从小就在霍家,霍江的事情远比霍思谨的要知道得多。”

她舒出一口气:“我对霍江越来越感兴趣了,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

贾亮眼睛一亮,江南来的客人?有钱?

虽然当采办有油水可捞,但是霍家东府并不宽裕,他能捞到的银子并不多。儿子贾小安越来越大了,这两年就该说媳妇了,冯老夫人不是大方的人,所以贾小安娶媳妇的银子,都要他这个爹的一分一毫存出来。

他假装为难对那位掌柜说道:“小姐的确是在庵堂里修行过的,这事连太后都知道,可是小姐毕竟是后宅的,她的事我哪里知晓。”

掌柜伸出一根手指,在他面前比划了一下:“十两,行了吧?”

贾亮摸摸鼻子,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

掌柜的骂道:“你就是个钻到钱眼里的,眼皮子真浅,算了,把人家原先应允给我的那三两也给你吧。”

话虽如此,贾亮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位江南客人十有八、九是许诺了二十两银子,这个掌柜假装大方,实际上从中赚了七两。

“再加二两。”他说道。

掌柜的叹了口气,像是被人剜了二两肉一样,苦着全说道:“成交。”

次日,贾亮便去老沧州见那位江南来的客人。

后来他也打听出这位客人的来历了,他是撷文堂的老板谢公子。

撷文堂是江南最大的书铺,有十来家分号,在京城也开有分号,想要知道他的身份并不难。

谢公子向他打听的是霍思谨的事,却没有大事,只是让他把所有知道或者听人说的,关于霍思谨的事全都详细说了一遍。

贾亮虽是前院的管事,可他这贾姑娘的外号不是凭白来的,他一向就对在别人看来婆婆妈妈的事情都感兴趣,而且嘴巴不严,颇有几分长舌妇的模样。

因此,他知道的也就比别人要多了许多。

霍小姐每月有十两银子的月例,这和四娘子霍沅是一样的,可是大老爷霍江私底下又从自己的私帐上每月给她四十两,据他所知,京城里能拿到五十两例银的,十有八、九是勋贵人家那些超品的夫人们,像霍家这样的官宦人家,可是太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