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惊天逆转

无敌之大唐 星河行者 2436 字 2024-04-21

扬州折冲府的建制是一千兵员,可女帝给赵无敌的是建立六军,每军三千人,一共就是一万八千人,就算是将整个折冲府兵员全数收纳,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女帝给够了他的面子,只让他建立六军,而兵员则由他自行招募,并没有任何限制。

不得不说,这份信任可不是一般的大。这封圣旨一出,让人们心中大起大落,给折腾得够呛。刚刚还在为安国县公鸣不平,一眨眼黑夜变成了白昼,安国县公成了女帝的宠臣。

扬州都督,开府建衙,自主建六军,就连兵员都由他自行招募,可想而知,假以时日待大军建成,将成为坐镇一方的诸侯。

赵无敌再次谢恩接旨,黄三见那小内侍又在黄绫包袱里踅摸,索性一把夺过来,捧在手上,对赵无敌谄媚地笑道:“老奴给公爷贺喜了!”

“同喜,同喜!”赵无敌见黄三那谄媚样,以为他是在讨赏钱,便随手摸出一粒明珠悄悄递过去。

他在大明军中混了多年,对于场面上的事情还是不陌生的。人家黄三千里迢迢来宣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你得了这么大的封赏,给人家几个跑腿钱也是应该的。

明珠塞到黄三的手中,有鸽卵大小,晶莹剔透,散发着莹白的清晖,不是俗物。

黄三虽是个阉人,可久在宫中,伺候的都是天潢贵胄,什么样的好东西没有见过?

他的眼界很高,比起珠宝铺子的掌柜也逊色不了多少,一眼就估摸出珠子的价值。

这是一枚出自深水中的明珠,通体莹白,没有一丝瑕疵,且入手圆润,隐隐有一丝冰凉感,换在神都世面上,那就是一处占地十亩的宅院,还是离皇城不远的地段。

他不禁感慨,公爷就是与众不同,对一个刑余之人不仅没有一点嫌弃,反而赐予明珠,怪不得这么年轻就居高位、为陛下器重。

公爷,老奴祝愿你公侯万代……

惊天一战,震惊了天下,惊艳了万古,堪称以弱胜强的典范,足以载入青史,为后人传颂和研习。

一座孤城,不过万余兵马,却以奇谋连番击破敌军,先后歼灭突厥铁骑十多万,将突厥给打残了,也逆转了大唐的国运。

如此惊天之功,足以震古烁今,可此战的大功臣却先后被架空,赐予虚名和厚禄,成了庙堂上的泥菩萨,外表看着金光灿灿,可内里却空空如也。

功高震主,是人臣之大忌,也是帝王心中的大片阴影,如同一枚铁钉钉入帝王的心中,时刻折磨着帝王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无时无刻不想拔之而后快。

纵观这一部古史,就没有哪一个帝王能容忍功高震主者每日在面前晃荡。

汉高祖诛杀韩信、逼反英布,大杀开国功臣,都杀红了眼,逼得张良仓皇逃窜,连夜遁入深山,方才保住了小命。

汉武听信方士谗言,杀太子刘据,导致卫皇后自尽,其间未必没有因卫青功高震主的因素。

相对而言,大唐的开国帝王算是仁慈的君主了,顶多也就是削弱兵权,赋予闲职,以显爵厚禄荣养之。

自高祖到太宗皇帝,都没有杀过一位开国功臣,至于李世民、侯君集和长孙无忌、尉迟恭等,那是自己作死,怨不得别人。

女帝承继李唐江山,改元大周,可她终究是李唐的儿媳,还做不出高举屠刀屠戮功臣的事情,于是效法高祖和太宗,赐予秦怀玉和赵无敌显爵和厚禄,将他们当作大佛供养起来,也不算太过分。

人们暗暗窥视安国县公,眼中流露出惋惜之意,替他不值。可这一切都是女帝的旨意,纵然觉得不妥当,却无人敢质疑。

赵无敌倒无所谓,恭恭敬敬地谢恩,然后将圣旨接过来。

他并不觉得委屈和失落,反而有些欣喜。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继续待在扬州乡下,谋划他的海外大业,甚至还可以假借出海游览之际,亲自去瀛洲走一趟,去看看瀛洲的伊贺谷到底是个什么鬼?

黄三带来了几名小内侍,其中一人手里捧着一个黄绫包袱,另一名小内侍将包袱半打开,瞪着眼睛伸手进去扒拉一阵,抽出一卷黄灿灿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