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你只看见了轰天雷是用火药来杀敌的,但是如果能将火药做成一个踏板,然后用别的可以大批量生产的东西来杀敌的话,你的二次使用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张楠笑着说道。
其实张楠认为现在的天工部完全有能力造出来热武器,毕竟连烧煤的蒸汽机都造的出来,没理由连最原始的突火枪都造不出来。
中国的突火枪,可以说是管状喷射武器的鼻祖了。
而且工艺并不复杂,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突火枪的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
据《宋史·兵志》载:开庆元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威力、射程加大,而且增加了“子窠”。这“子窠”就是最原始的子弹,可在火药喷发时,将子窠发出,打向目标
而里面的“子窠”就是最原始的子弹,当然,在宋朝的时候则是由瓦片石子之类的东西给代替了。
在张楠第一次知道这个突火枪的时候,就深深的佩服起了古人的智慧,这简直就是最原始的喷子。而且威力还不小。
就是这样最原始的突火枪,其射程也达到了三百米,有效射程也在百米左右,可以说是一大利器,只不过受制于时代的限制,这样的火器在机动性能极高的骑兵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而且工艺不成熟也是大问题,毕竟单发的热武器对于骑兵来说伤害还是太小了,除非达到了完全的火力压制,否则在骑兵面前,原始的热武器最多也就能打一个五五开。
至少在机枪发明之前,骑兵在战场上面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还能这样做吗?只是在下实在是想不通如何以火药作为踏板,还望张大人明示。”兵至此时是毕恭毕敬,在兵至的眼里,张楠对于这些技巧的才华,是他们天工部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的。
“大人你说什么?”兵至仿佛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刚还在鼓励他继续搞这个研究的张楠,怎么扭脸就说不能成功呢?那他搞这个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张楠看出了兵至脸上的疑惑,随后便解释道:“我不是说你这个想法不好,你这个用火药来制造新武器的想法很好,但是想要做一个能够反复使用的轰天雷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兵至不解。
“火药这个东西是一次性的,你用完了,就算是想用一个容器来达到二次使用的效果,那也要重新装火药才行,但是轰天雷那么大威力的武器,你要二次使用,势必要用到大量的火药,而且这个东西我当时做出来的初衷就是有去无回,所以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二次使用的问题。”张楠摊了摊手说道。
“轰天雷的巨大威力,就注定了它不能二次使用了,想要二次使用,就要减少火药的用量,火药的用量减少,威力就会减少,所以你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张楠道。
张楠倒也不是想打击这个年轻人的积极性,只是制造出来二次使用的手榴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张大人为何你说可以实现呢?”兵至继续问道。
“我说的实现的意思,是依托你这个钢管和火药造一个新的,能够二次使用的武器,但是并不是轰天雷,你地明白?”张楠问道。
兵至听后便是点了点头。
“清泉,你是说这个东西真的能造成新武器?”墨祖看着自己办公桌上面排列整齐,大小不一的钢管皱着眉头问道,显然,墨祖是不相信这个东西能够有什么大作为的。
墨祖虽然不擅长武器的制作,但是他却知道轰天雷那种东西能够成为杀人的利器,靠的都是火药的威力,和他们这群工匠并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张楠说能够造出来一个靠火药来造成伤害,并且还能二次使用的武器时,墨祖是有些不相信的。
“当然可以了,不过在这之前我倒是想问问兵至,你知不知道轰天雷是靠什么来杀人的。”张楠扭脸对着站在身边的兵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