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平定扬州(144)

大汉龙骑 皇叔刘司马 2099 字 2024-04-21

每一个行当都有着他们自己固有的生存之道,而这样的生产之道已经形成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刘澜给予他们身份的认可,地位的认同,让他们不再遭受歧视,可这并不等于他们事事都要受刘澜摆布,更要把家族的手艺拿出来外传。

这本来就是他们自家的生存技能,这一技能也许是下三滥的手艺,可最傻能够让他们的后世子孙吃穿不愁,而传授给素不相识的外人?凭什么?更何况一个行当从事的人越多,那他的生意就自然会走下坡路,本来就是赚点养家糊口的的生活费,到时候可能连最简单的温饱都无法保证。

和家学族学的氏族掌握着知识一样,工人们跟他们考虑的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刘澜眼下真正能够大力推广的只有兵械厂和一些他能够控制的手艺行当,但比起传统的工匠们,刘澜反而相信他控制的这些行当,才是未来的生产趋势。

玉匠、漆匠已经传统的那些工匠们恪守着家族的传统,刘澜不会强求,但是秣陵大力发展的瓷器行业,势必会在未来蓬勃发展,在豫章刘澜已经派人寻找,并且经过他自己的确定,景德镇已经被招到。

只不过此刻他的名字叫做新平镇,而刘澜已经招募到了一批瓷器匠人,他们之中不乏越窑的工匠,而这些人都已经踏上了前往景德镇的路上,未来这里将会成为与后世一样的瓷器之都。

风气是要引导的,既然在传统的行业刘澜做不到,那么就在一些新的行业中去推广,虽然不知道效果会如何,但只要能像军械场那样,每年都会招学徒,学徒跟随老师傅进行学习,只要能成功,那刘澜就不怕这个行业做不大。

而随着刘澜大力发展景德镇,对以往的瓷器行业必然会是一波极大的冲击,刘澜尊重他们恪守的传统,但他深知要发展和壮大一个行业,这些传统的思想其实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最大壁垒,他们的思想不仅不会让这个行业发展壮大,甚至可能还会让这个行业最终消失。

当然刘澜也不是什么样的行业都会下这么大的功夫去硬性推广,效果不一定会好,但是不这样推广,那任何行业都不温不火,没有办法,这是个漫长的工作,不断的引到不断的将工匠们输送进来,日后这个行业才会有一个稳定的发展。

当然要稳定,没有什么能比利益还要吸引人,徐州当年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不就是因为徐州有个糜家的带头作用嘛,而眼下要推广一个行业,你说的天花乱坠,都没有用,可让百姓们看到从事这个行业确实有利可图,那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茶叶如此,因茶叶而产生的瓷器茶具同样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刘澜会寻找景德镇的原因,原来瓷器如此赚钱,而传统的越窑,其实这个称呼并不准确,毕竟越窑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但是因为地处上虞一代的瓷器工艺已经对外销售,因地处上虞,乃古越之地,所以当世之人习惯性将其称之为越窑,但其却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官方称谓,但日后刘澜如果真的拿下了会稽,那肯定会搭理发展当地的瓷器,所以越窑这个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刘澜,因为最初只有他这么称呼,可以说是他一手打响了越地瓷器。

越窑本来就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作坊,而因为茶叶带动茶具,瓷器毫无疑问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器物,大量的瓷器被生产而出,带动的合作是瓷器一个行业,行业的火爆再加上刘澜的推广,年轻人开始选择成为一名瓷器匠人,这是行业的带动,也是这个行业成功的关键,刘澜不敢说自己对这个行业起到了多大的功劳,但是没有他的话,瓷器还要在黑暗中不知走多少年才能穿过黑暗,迎来光明。

在眼下的这个年代,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离不开他们这些当权者的推动,没有他们推动,靠行业自身的发展潜力去发展,那最后只能是越做越小,直到消亡,毕竟这个时代的工业和商业体系是非常薄弱的,以前是因为从事的人少,人少自然就没有什么竞争和冲击,毕竟一张饼就那么几个人吃,哪一个不是吃得肥头大耳,虽然没什么社会地位吧,连绸缎的衣物都不准许穿,但是自灵帝朝就不同了,他们通过买官让很多人都真正见识到了这些商贩们攒下的不菲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