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的苦衷不假,但也是他没有更好办法之下的选择,所以为了南阳系他会去提醒许攸,却也不可能去得罪袁谭,哪怕他们同属一个阵营,但是在大举面前,他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何况这一次还是要与袁谭的碰撞,所以他能做到眼下这一步已经非常难得了,如果让他想一些办法,或许这一次躲过了危机不假,但他真留在了徐州,那么第二次难得还要指望自己给他想办法?
更何况许攸的头脑许攸他吗?现在不过就是因为这些事情都压在他的身上,所以他才会希望有人能够帮他一把,但是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要靠他自己去解决所面临的一切麻烦,他相信他会解决好,如果解决不好,那也和他们南阳没有任何关系。
虽然逄纪没有说的那么明显,但是一丝都是一个一丝,这让许攸非常的不满,可逄纪却只是耸了耸肩膀,表示无能为力,为了大局,大局这两个字无疑是最为伤人的,也是最让他恼火的,用许攸内心的的话来说,这大局就是你自己的前途吧?
通过他们直接的交流,他可有准确的判断逄纪就是想要左右逢源,你说他投靠三公子那或许不假,但是如果长公子得势,他同样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支持长公子,只是许攸并不认为他这样的想法能够让他取得成功,如果是他的话,那他就会把宝都押在一个人的身上,不管他是否成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可现在的逄纪显然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偏生他又不可能改变和左右他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三公子得势,以他现在的情况到时候肯定也不会被重视,而长公子得势,那就更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了。
逄纪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不管谁赢,他都能喝到汤,而许攸则更希望选择孤注一掷,要么比现在还要糟糕,要么就一飞冲天,最终两人谁也没能说服谁,虽然逄纪有些动心,可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要不然他所想的一切就都会暴露在他的双眼之下。
但是许攸的话也算是点醒了他,他确实要学习审配,看看他立场多坚定,如果袁尚最后成功继位,那审配肯定就是第一人,而他呢,这个时候不仅是袁尚身边飘摇的小草,更是袁谭身边不受重视的那一个。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损失的,反正如果许攸是他的话,那就把所有的力量和子远都用到袁尚的身上,虽然口气大,但必须要说这才是最终取得好处的关键,这个时候对于袁尚那叫雪中送炭,对于袁谭则是锦上添花,何去何从,那还不容易?
明确立场才是关键,要不然南阳的士人全部都没有再在冀州出头的那一天,这是非常恐怖的,也许袁绍士气他们还无妨,那倒霉的也就能是他自己,可是如果投效三公子,最少能够让他与审配两人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一人为将一人为相,二人那时看就是真正瓜分了冀州的权利,而袁谭哪里,可能会给他这个希望?
逄纪提醒完他之后便离开了,留下了许攸一个人自己思前想后,袁谭要利用战争手段来对付他的可能性又多大?不要忘记,一旦他在徐州失守,青州就会直接面对着刘澜的打击,那么袁谭是否有这个勇气呢,真敢在后勤上做手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如果真败了,那首先袁绍这边可能没有任何风声,到时候倒霉的还是袁谭,而且对他的名望也有影响,所以袁谭敢直接对付他的可能性并不大,身份摆在那里,但是如果他设置一些障碍,撒年到的粮秣用了五天,又或者十天的粮食运来三天,做出这种事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许攸来说,只要袁谭稍微设置一些卡,就能让他难受,而如果是与刘澜的秣陵军交战,任何的失望都有可能导致他兵败,最后就算是袁绍知道是袁谭在背后捣鬼,可不要忘记袁谭敢这样做就肯定已经想好了后路,他可有把所有的责任都跟自己洗的一干二净,最多也就是找个替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