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平定扬州(100)

大汉龙骑 皇叔刘司马 2106 字 2024-04-21

在到丹阳之际,因为对孙策的了解,他本来是想拉拢丹阳的世家,因为他只得历史上的孙权就一直被这些人以及山越拖着后腿,每一次与曹操作战,要么是实力不济,要么就是在取得大胜之后因为内部这样那样的原因又或者是山越造反而不得不退兵。

而此时的刘澜已经大致能够体会到孙权的苦处了,所以他先是重要孙邵等在丹阳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人为丹阳太守稳定人心,其次则是与步家联姻,希望收世家之心,但这些效果显然并不能尽人意,因为对这些世家来说,只要孙策一日不亡,他们的心就一日不死。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澜会如此在意孙策的死活,对他来说,活孙策远比死孙策更有用,就好像活着的陶谦二子远比死了的陶谦二子更有用,他们活着,徐州那些向着陶家的世家就不会有其他的心思。

当然孙策可不是陶商可比拟的,所以这就更吸引刘澜想要收复他的心思,但刘澜也十分冷静,孙策能捉活的最好,死尸一具也成,但就是不能让他逃走,他要是隐藏了起来,那丹阳才真的要乱。

管亥和许褚或许无法理解孙策的重要性,但是刘澜反复强调还是让二人不敢大意,所以他们必须盯着九江军的一举一动,这一仗对他二人来说,就是洒下网,等着鱼儿自己钻进渔网里。

但是一切又因为桂阳军的出现发生了意外,所以他们能选择的只有按兵不动,不愿掺和进来只是为了确定孙策的下落,毕竟在主公那边无法确定了孙策的下落前,任何盲目的举动都有可能惊动他,为了彻底解决后患,他们只能耐心。

有些事情管亥不知道,但许褚常年跟在刘澜身边,就算再蠢笨之人看也都看明白了,更何况他不蠢也不笨,当然清楚主公为什么突然就下这么大的决心要打吴会,道理很简单,那就是要彻底解决后患。

当年拿下丹阳,内部外部的压力极大,不说别人,就一个袁术,就够刘澜喝一壶的,本来袁术据扬州,刘繇呢人没到寿春就因为袁术而躲到了秣陵当他的扬州刺史,结果派孙策去收复扬州,却被刘澜摘了桃子,袁术这个时候出兵徐州,再正常不过了。

是以,这个时候刘澜又怎么可能再去打吴郡和会稽去刺激袁术和其他人呢,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他极力反对张颌等人大吴郡的原因,甚至是在将吴县围了起来之后依然将他们调了回来,因为刘澜非常清楚那个时候打吴会虽然简单,但是外部的压力太大,这个时候绝不能再次刺激这些人,尤其是内部的一些人。

而当袁术被彻底消灭之后,随着扬州最大的实权人物刘繇辞官在秣陵养老而袁术死在曹操之手后,刘澜这时就有了条件出兵攻打吴会,因为外部最大的压力袁术已经被消灭,而另外能够影响到他的袁曹又同时反目,这个时候就算有人拦着他,他也一定会推开他,出兵吴会。

但在出兵吴会还是豫章九江时出现了一些分歧,尤其是在军师府内部,以陈宫为首的一部分人认为要先易后难,先吴会在九江,以这样的顺序来彻底掌握扬州,而徐庶则认为先难后易更有效果,因为现在的扬州,能称之为威胁的只有孙策,只要接车解决了孙策,那么整个扬州也就不在话下了,为了这件事军师府上下分成了两个阵营,虽然陈宫现在是徐州的军师将军,但他还是在军师府内他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