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没有平静下来的战场喊杀声再次响起,震天撼地,但秣陵军在徐盛的带领下,其顽强岂是九江军轻易就能从正面突破的,也正是在这样不间断的进攻中,双方的进攻再一次变成了消耗战。
谁也奈何不了谁,谁也战胜不了谁,就这么不断消耗着,你来我往,前一刻对付占了上风,下一刻就又被搬回了劣势。
这一战可以说是足以让徐盛铭记的一场战斗了,在他的记忆中真说起来参加过的战斗虽然也不能算少,但真正能够让他记住的惨烈的战斗却并不多,但眼下这一仗足以进入前三,如果就说累人的程度,那绝对是第一,当年就算是上山伏虎杀豹,也没像今天这样呼哧呼哧喘着大气,可是越是累,他就越不断的提醒自己,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松,若这口气泄了下来,那他们就完了,黄忠也将大败,正是不断的暗示与打气,才让他坚持了下来,也才能让他在秣陵军即将败退的一刻,守住了战阵,并在他的带领下挡住了敌军进攻的同时发起了反击,
激烈的战场之上,九江军的攻势被阻止,并且被击退,秣陵军因为徐盛的顽强与存在,让九江军吃尽了苦头,如果继续这样战斗下去的话,陌生是打到天亮就算是明天和后天可能也不会分出一个结果来,此刻在凌操脑海中只回荡着一句话,那就是必须要寻找破敌的办法必须要改变目前难以寸进的现状。
他们被秣陵军堵着,陌生是消灭秣陵军了,就是连从正面突破都难,在经历多次战斗之后,尤其是这一次被徐盛硬生生搬回来之后,凌操相信就算继续正面进攻也很难再突破秣陵军。
如此的顽强以及忍心,就算凌操是第一次指挥作战也看明白了战场的形式,更何况他虽然第一次以主将的身份统帅全局,但并不是说他一句没有作战的经历,反而正是因为有过常年领兵作战的经历才让他瞬间明白了这一点。
别看他们在兵力上占尽着一定的优势,但却受困地形,其实真正同时与敌军作战的士兵,兵力上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也就是说在全局的战场他们四万人的部队自然声势更大,可是在局部的战斗中,双方的兵力却是相差不多的。
这一切他当然清楚是什么原因,既然是秣陵军在此伏击,必然是精心挑选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既然敌军经过挑选了交战地点,肯定要有利于他们,站着地利嘛,这也就是他们占据着人数上的优势,如果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可能还真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又哪里会像现在陷入与敌军无休止的缠斗之中,甚至还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伤亡代价,而这么大的代价居然没能让他们前进一步。
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想一个办法,破敌的办法。蓦地,凌操眼中闪过一道光彩,之前是想打出气势,正面突破,现在看起来又点困难了,那么索性把后备部队都都放进入,从两翼包抄,他立即将邓当与吕蒙从战场喊了下来,让他们二人带领本部分别从两翼包抄过去,而他率领中军与陈武继续正面冲击秣陵军,这样一来,他又信心不管秣陵军多么完全,也绝对不可能在三面夹击之下还能坚持下去。
当邓当把自己的提议说了出来之后,二人也都完全支持他的计划,甚至相信只要成功的话,那么秣陵军一个也逃不走,在这里就要让其全军覆没。
他二人对凌操这个决定非常满意,甚至再次之前邓当和吕蒙也都有过这样一个想法,但是之前他们都有所顾虑,甚至心底都觉得很快就能够解决秣陵军,那又何必再去做这些多此一举的事情呢?
但到了此刻,一个时辰后,再想想当时不屑一顾的反应,还真的是打脸,但也正是因为天色越来越暗,让他们不得不有所改变,但是因为凌操没有放话,所以他们也只能一直与秣陵军正面对决,此刻凌操下定决心,那么根据他们对战场的判断,尤其是邓当多年的战斗经验来看,这势必会是一条打破秣陵军的妙计,甚至吕蒙还有点后悔,为何他就没有早点香出这么一条妙计呢?
其实这些他姐夫早就想到了,只不过之前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进行,而他没有想到,更多还是因为初次上战场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的经验,但是他正在成长着,而以他这个年纪也一点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