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寿春之战(211)

大汉龙骑 皇叔刘司马 2131 字 2024-04-21

而凌操则是叹息一声,道:“将军,卑职认为,主公的分析或许不可信,可是出兵豫章却不可变,如果这一仗不在豫章打的话,那么韩将军以为再哪里合适?是等着刘澜的秣陵军杀过来夺下海昏,我们退回九江,然后在九江与刘澜决一死战吗?那样一来,我们可就没有任何的退路了!所以这一仗无论如何,不管怎样,我们都只能和他们硬对硬的打一仗,这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也是打破我军现在尴尬处境的唯一局面。

韩当刚才还有些激动,可听凌操这么一说,坐了下来,低头半天不话,凌操说的有一定道理,情况就如他说的那样,现在他们的处境非常微妙,很是尴尬,或许这才是少将军为什么会力主攻打豫章,他这是要把战火烧向豫章啊。

这个情况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他们依然败了,那么就只能及早想后路,换言之如果胜利了,那么就能把九江和豫州连成一片,到时就算刘澜大军抵达,有足够纵身的他们也是有与其纠缠下去的机会。

可是如果败了,那可就都完了,他们这些年寄人篱下的日子已经过了太久了,好不容易想要闯一片天地,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局,不甘心啊。

韩当沉默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别无选择,甚至现在不管孙策的判断是否正确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除非他真的按兵不动,那么到时候刘澜的主力兵临城下,他就是不想走也得走,可退回了九江就安全了?并没有,反而更拿刘澜无可奈何,那么眼下要出兵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抓住机会,一击制敌,可这机会是那么容易就把握的?

自己到底该怎么选择?

韩当眉头皱成一条线,目光十分严峻,而下首不管是凌操还是陈武都有些激动的看着他,因为二人都明白,他这是在做最后的决断,而以他的表情来看,多半最终还是会选择同一,因为凌操那番话已经让他意识到这一仗的关键,而韩当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将,自然知道这一仗不打将会给九江带来怎样的灾难。

只是绝定出兵豫章简单,可如何才能抓住战机,如果才能战胜许褚才是关键,难道还能指望人家主动跳进你的口袋你的陷阱自投罗网?

“将军,我们现在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了,不能再犹豫了,主公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刘澜的主力真的在豫章,那么他是绝对不会迟迟按兵不动的,一早就兵发九江了,但是他并没有,反过来再想,如果许褚带来了足以战胜将军的部队,那么也不会一直没有任何消息,不说攻城,最少也得来围城吧,但同样也没有,所以主公从这些秣陵军奇怪的表现得出刘澜的主力并不在豫章的判断是可信的,将军现在是该您当机立断的时刻了,救下九江,力挽狂澜的机会,就在眼前!”

韩当是武人,如此关键时刻拒战本来就觉得好笑是怕了那许褚一样,现在又听到凌操这么一分析,索性也就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站起身,握着拳头,道:“好,出兵,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传信给伯符!”

韩当始终都拿孙策为小辈,毕竟真要说起来,他和他父亲论交,既然他父亲把他托付给自己,那他就不会让他有一点危险,所以他的这份信很简单,如果他败了,没有回来,那么孙策就必须离开九江,这天下之大随他去,但有一点,那就是不要再向着去争丹阳更不要向着去报仇了!

韩当以长辈自居,其实不只是他,包括黄盖等人更是如此,当孙策一路势如破竹,从庐江到将军再到几乎就要拿下整个丹阳郡时,他们几人这样的想法自然全部都收敛了起来,毕竟要让孙策在军中保持威信,可是随着他的战败,那他们几个老人自然都把他当做了晚辈,年青的晚辈,这虽然不是轻视,反而是在保护孙策,更多还是后悔他们几个老人为什么没有在关键去提醒他。

但是孙策就不会这样想了,甚至把他们几个人视为威胁!

因为这三人现在的表现,完全就像是他叔父孙静给他讲过的那位把天下欺负到死跋扈将军!而他们三人,此时在孙策的眼中就是跋扈将军,但是为了大局他又不能不忍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