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如今的罗国已经从楚国以及庸国权国等国家大量的收购粮食,但在粮食的运输方面,向来存在着巨大的损耗。
平均没运送一百石的粮草,最终都会在运送途中损耗到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三的损耗。
罗国虽然在军械制造方面赚取了巨大的利益,但也依旧不足以支撑四十多万人的长期消耗。
所以熊逢在接纳了这一批流民之后的当务之急,恐怕便是要想办法率先安顿他们。
四十万人的安顿可不止粮食损耗那么简单,其中尚且包括衣食住行等等。
之前罗国能够安顿夔国的十余万移民,都差点耗光了整个夔国做出的战争赔偿。
现在安顿四十万流民,其中的损耗便显而易见了。
看着一张张满是期待的脸庞,熊逢最终还是大手一挥,选择了将他们接纳到自己的国内。
自此之后,这些被夔国驱逐的夔国流民也就成了罗国的百姓,并且相比于曾经罗国主动招揽的流民,这些临危来投的罗国新民忠诚度恐怕更高一些。
下令军营之中为他们分发出了一批粮食以及日常所需,然后熊逢便与罗士信等人商议起了退兵事宜。
有些事情,既然已经做了,便实在没有拖延的机会。
熊逢曾经想过夔国所有能够翻盘的可能,也都想到一一想到了化解的方式,却是从未想过,夔国居然会使出这般釜底抽薪的手段。
也就在熊逢计划着退兵之时,身在罗国军营之中的两位‘囚犯’的心底也是极为错愕。
匡烨却是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在他心中颇为贤明的夔国君竟然会做出这般事情。
将数十万国人驱逐出境,这该是多么‘昏聩’的君主方才能够干出的事情呀!
但熊御竟然便真的这么做了,在罗国区区两万人的压力下,熊御居然便轻易的舍弃了四十万夔国人口。
那可是夔国屹立于楚国西南的底蕴所在呀!
就在大军准备拔营之前,熊逢却是突然召见了匡烨父子。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退兵了,熊逢也就不再打算继续囚禁着这一对父子了。但他的心底还是有些不甘,不甘心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两员大将从他的手中溜走。
熊逢也想过将他们一生囚禁,同样也想过干脆直接杀了他们。但最终他的心还是不够坚硬,选择了最后努力尝试一次,然后便自任他们去留。
对于熊逢此时的召见匡烨父子还是颇为意外的,就在二人前往熊逢大帐的途中,身为儿子的匡梓却是率先开口向着父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父亲,若是罗国君招降我们,我们真的要为熊御而死么?”